3月4日,由知名导演郑大圣监制,青年导演张帆执导,郭柯宇主演的电影《苍山》将于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曾入围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在2024年北影节和冬暖影展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展的展映中收获诸多好评。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离异母亲重返故乡的故事,饰演离异母亲的郭柯宇在其中的表演虽不露痕迹但又令人印象极深,从细微之处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平凡女性的形象。
根据数据统计,在先后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影展后,《苍山》是2024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票后2小时内最快售罄的三部影片之一。「导筒directube」对话青年导演张帆,探究他在这部长片首作中的收获与感悟,此前我们已经刊发了一篇专访:。今日我们带来对张帆导演的专访第二部分,继续深入了解这部节展佳作的幕后故事。
《苍山》
Like Winds, Like Weeds
时长:109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
剧情简介:与丈夫分居多年的小妹,逃避过往,远离故乡苍山,在上海做着家政工作的同时,还照顾着老年痴呆的母亲和早恋叛逆的儿子。当她经历了异乡生活的艰难种种后,选择重新回到故乡苍山,这时她却发现故乡已改了名字。一个逃避当下的母亲;一个遗忘过去的老人;一个质疑未来的孩子。一段祖孙三人在异乡的生存故事,一趟追寻心灵自由的艰难旅程。
张帆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进入影视行业十余年,曾担任多部电影、电视剧美术指导,获得“第30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希腊国际电影节最佳美术奖”。先后创作了原创剧本《苍山》《假期》,获得了“金鸡电影节创投-中国好故事及制片人联名推荐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创投-最佳创意故事奖”,并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项目”。2023年执导首部长片——电影《苍山》,先后获得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剧情长片提名,第5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最佳影片奖提名。
专访正文
导筒directube: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张帆: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纪念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故乡,这里的不复存在是加引号的。苍山虽然改了名,但那个地方还是那个地方,就像我们人改了名,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你心里多少还是有一种困惑,特别是对于漂泊的人,他们会想这个地方是不是不在了,会有一个很直接的象征给到你。
导筒directube:小妹她身上的这种在苦难中却依旧坚韧的生命力,是否有一部分力量是源自于她的母亲和家庭?
张帆:是的,就近来说一定是这些,因为她所背负的责任就是这些东西,但是放大一些来说,这更是中国女性血液里所流淌的坚韧。就拿文学作品举例子,比如余华老师的《活着》里面的家珍,还有莫言老师的《丰乳肥臀》里的母亲和女儿们,以及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里的玉纹,等等。中国女性身上的这些特质,在西方是很难找到的,因为西方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一个“熟人社会”,西方社会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的独立、民主、自由,和东方价值观是不同的,同样对于血缘和地缘的链接也没有我们这片土地来得深厚,当然,这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东方女性在觉醒上是有枷锁的。脱离固有的价值观,追求独立,放弃传宗接代或是建立家庭,这些帮助女性脱离旧时代困境的观点是这个时代下一部分人努力在做的,但是在整个大环境当中你也不能否定另外一面的那些选择,那些依旧选择坚持旧观念的那一类人。因为个体的认知、经历还有所处的环境是极其复杂的,这些都塑造了最终的选择,无论是电影还是世界都需要更多元的声音,那样的时代才是健全的。
导筒directube:电影里还有一个角色是萱萱妈妈,他们家的精神困境其实跟小妹家是相似的,他们都是来源于同一个地方的。有很多她的故事是电影里没有拍出来的,比如她为什么选择结束生命,在角色处理上为什么会选择留白的方式?
张帆:你捕捉到这个人物线特别的贴切,是有必要来说一下这个人物线背后的故事。在开机半个月前,我去北京七棵树拜访制片人方励老师。方老师还没看过我剧本,我只是坐在那里和他描述我要拍的故事,那时候还没有萱萱妈这个角色。我就记得方励老师听完后对我说,“人不经历生死,无法真正地脱胎换骨。” 我要如何才能让小妹在合适的情境下经历生死,给她设定一个狗血情节吗,不太合适,后来我们想的是给她找一面“镜子”,以此让她拥有面对生死的可能,同时看到另一个自己,那面镜子就是萱萱妈。萱萱妈其实和小妹是一样的,因为他们俩都是苍山人,当时萱萱妈的角色设定就是对照小妹做的,一样是漂泊异乡的人,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也是同时是单亲带着一个孩子。但是后面这条线我改得仓促,无论是萱萱的角色,还是萱萱妈和小妹的关系,包括萱萱妈她的自杀行为,都表现得不够贴切。当然也是因为我个人能力的问题,还是有些遗憾的地方。比如,当时我在老家找演员,找了一个素人小姑娘,这个小姑娘身上带着一种悲伤,她的一些经历和萱萱又是恰好重合的。但是因为她没有表演经历,实拍的时候她有些东西做不到,可能因为紧张会控制不住地眨眼,我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导演”,所以,在素人演员表演这块也有些遗憾,当然不是因为演员,还是因为我的问题,我忘记是哪位导演说过,“没有坏演员,只有坏导演。” 顺便说一下,我们整部戏只有郭柯宇老师这一位是专业演员,其他基本都是素人,这其实很考验郭柯宇老师的演技,稍不留心就会和身边的其他人脱离出来,显得刻意,但是郭柯宇老师很厉害,这里我就不多描述了,留给观众未来在大荧幕上去感受。
导筒directube:妈妈的离开,对于小妹来说的话,更多的是一种解脱,还是会给她一种开始新生活的勇气?您认为电影的最后小妹会如何继续她的生活
张帆:一部分来说确实是的,本身小妹需要背负着照顾母亲的责任,其实是非常疲惫的,而母亲的离开,这背后似乎是母亲留给女儿的“善”,而这个“善”是有延续的,是流动的,它会流淌到小妹身上,它会延续小妹的“善”,也会转化成小妹的勇气。母亲的离开也同时象征着故乡的不在,故乡本身也离开了。但是所有的结局选择都没有绝对的黑和白,我们都生活在灰色当中。之所以电影的最后是开放的,就是因为生活本身的灰度,它是没有答案的。生活的选择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的,我们都是在夹缝当中生存,现实也不允许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作为创作者,我认为我们不能去用那种小聪明,用似乎上帝的视角去看待我们创作的那个世界。如果故事最后给到的只是属于创作者的结果,甚至是一种说教式的人物引导,我觉得是在自欺欺人。我只是在我朴素的认知当中,尽量地把我对世界、对生活的感受传递出来,摆到台面上。我只是把问题放到这儿,让观众自己去看,所有问题都没有标准的答案。
导筒directube:在很多戏剧冲突里沉默中爆发才是常态,但是在亚洲文化语境下,更多人会选择在沉默中继续隐忍,就像您电影里的角色们一样,您认为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张帆:你说的“隐忍”这个词特别好,我觉得这是东方情绪里特有的,我们这个文化圈里边造就了它,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我们突然把另外一种语境的价值观空降到我们这个环境里面,它本身就是不适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所有趋向都觉得那样是对的,但是没有对错。那如果再退一步,其实我们身边就有更好的例子去做对比,我们站在少数民族的视角上,现在所谓相对的中庸,对他们都是已经是很激烈的,是违背传统的。我们的位置是恰好处于很多少数民族和西方之间的一种状态,在空间上没有上下之分,我们处于这种状态去观察差异的同时,身后还有一种更原始的力量。但真正和少数民族建立密切连结的人很少,很少会有人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大多数人还是陷在城市和现代社会的角度中,这样不自觉地就变得困惑了,这也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水土不服。
导筒directube:异乡漂泊这个话题对于电影制作人来说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拍摄的途中有没有遇到和作品相呼应的部分,这其中有没有让您感触特别深的事件?
张帆:那个时候我们去找景,电影里小妹在上海那个出租房其实空间很小,两张床,两个窗,后面是个柜子,里面再一个洗手间,然后出去就到那个狭窄的弄堂,通过上海一个平面摄影师朋友我知道上海有几片这样的地方,我想找那种老的,鱼龙混杂的地方,就是本地人和租客混杂在一起的地方。其实以前上海有很多,但是这两年变化太快了,当我要拍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已经拆迁了,没拆的很多也下拆迁令了,居民都已经陆陆续续搬出来了。我们那个小屋是靠北方向的,上海的冬天非常冷,就是坐一上午我的腿就冻麻了,感觉骨头里都是凉的。剧组给我准备个小太阳也不行,就是好冷。碰巧的是我一个老乡,也是临沂人。在七浦路靠批发服装生意赚钱。她就是一个当地的租客,正好我们去的时候她们房租也快到期了,就让我们在那租了一个月来拍摄。她就和小妹的情况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没有拖家带口,就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租了一个这么狭小的空间在做生意,但是她家里有孩子,我经常会看到她和家里人视频。
导筒directube:电影最后一部分有一个场景,他们在天台上谈话的时候,就像到了一个悬崖边一样,下面是一大片雾,好像很难去看清后面发生了什么,结尾部分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处理方式呢?
张帆:就像我中间有一个桥段,是一个人在桥上读西西弗斯,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存在主义嘛。最后那个结束就是荒诞的。生命本身就是荒诞,世界一片虚无,存在即合理,存在即意义。当然这里的存在并不是当下的,而是一个宾语,存在是一个时间概念。
我们之所以生而为人,我们的认知,我们的选择是先于存在的,那就是意义本身。当然我只是把存在主义的皮毛硬搬上去了,做了一个相对魔幻现实的处理。家乡的离去本身也是带有一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就比如那个唱歌剧的人,在当时的情境下看似也是魔幻的,当现实中去到乡镇或者地方广场,恰好有人在练男高音其实是合理的,再比如桥上的读书人和主播也同样是在现实语境下合理的。但当我们以第三视角目睹这种画面的时候才惊觉其中荒诞的部分。
采访/撰稿:董子瑜
导筒现场 · 杭州
《苍山》超前点映+导演现场映后
活动详情:
时间:
2月22日 周日
放映:14:30-16:19映后张帆导演到场交流
地点:
杭州德信影城(西溪诚品巨幕店)
西湖区蒋村街道紫霞街155号
西溪诚品2F
报名方式:
票价:38元
在猫眼或淘票票直接购票
添加下方客服微信
同时回复“ 杭州 苍山 “进群
报名观众将人手获得
官方海报一张
映后互动还将由更多周边送出
观影说明:
1.至少提前10分钟凭电影票领取周边
2.观影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自发光物品(如电脑、手机、手电等),禁止屏摄及大声喧哗
3.迟到的观众请勿使用闪光灯
创作不易,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