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塔利班重新接手阿富汗,现在已经三年半时间了,这三年半以来,国际局势发生大幅转变,但是塔利班这边却仍未获得任何一个国家的认可,近日其内部还被曝出现了巨大分歧,甚至可能走向撕裂。



(塔利班内政部长哈卡尼)

日前,阿富汗媒体就表示,该国内政部长哈卡尼,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返回阿富汗了。在上月21日的时候,塔利班曾宣布哈卡尼和塔利班的情报机构负责人前往阿联酋,进行外交和宗教活动,当时联合国安理会还特别为他们提供了旅行豁免。

但至今一个月时间过去了,哈卡尼并未返回阿富汗,塔利班方面也未公布其近期活动的任何消息。

对此,有消息人士则表示,哈卡尼之所以还停留在境外,是因为其对塔利班领导越来越不满,尤其是在妇女教育和治理方面所实施的强硬政策方面。

此外,像哈卡尼一样逃亡境外的还不止一个,此前塔利班的副外长阿巴斯,也曾对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限制妇女权利的政策发起批判,随后逃往阿联酋避难。

让这一说法更具说服力的是,当下哈卡尼手下的势力,已经被阿洪扎达削减了大半了。

阿富汗内部消息表示,此前受哈卡尼网络影响的313 巴达尔军团,已经被转移到阿洪扎达的据点坎大哈了。同时哈卡尼的亲密盟友,也是前巴达尔指挥官阿齐祖丁也被免职了。同哈卡尼亲密的坎大哈的安全负责人则被解雇,这一职位当下已经由阿洪扎达的亲信接任了。

总之,各种迹象都证明,塔利班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



(伊朗前外交官拉苏尔·穆萨维)

事实上,就在前不久,一名伊朗的外交官就曾预言称,虽然塔利班已经执政三年半,但仍存在因叛乱、内战或外国干预而被推翻的可能性。

这名伊朗前外交官拉苏尔·穆萨维表示,阿富汗未来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维持现状,即塔利班继续掌权,内部不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塔利班改变治理方式,允许建立一个包容性政府和行为改革;以及由于叛乱、内战或外国干预,塔利班被推翻。

而如今看来,塔利班内部已经出现了动乱,若不尽快进行干预,第三种可能性出现的概率将大于前两种。

事实上,这名专家分析没错,塔利班内部是极其容易产生分歧的,且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是派系结构和权力竞争。塔利班并非铁板一块,内部长期存在不同派系,如以阿洪扎达为代表的“宗教领袖派”、以哈卡尼家族为核心的“哈卡尼网络”,以及地方军阀和部落势力等。并且各派在资源分配、政策制定和权力格局中存在激烈竞争。

其中,阿洪扎达作为最高领袖,一直试图通过宗教权威强化中央集权,但地方指挥官和派系更倾向于保持实际控制权。单方面决策可能被视为损害地方利益,引发反弹。

在意识形态和治国理念上,塔利班内部也存在各种分歧。

其中以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为首的保守派坚持极端宗教政策,如禁止女性接受教育、限制女性公共活动等;而以哈卡尼为代表的改革派,则主张适度放宽政策以换取国际支持。这种对立导致政策反复,导致女性权益政策倒退,引发了国内民众不满和国际社会谴责。



(阿富汗妇女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最后,在塔利班内部,存在普什图族垄断权力,其他族群被边缘化的问题,这就使得地方部落势力不满。阿洪扎达虽发布“禁止裙带关系”法令,但实际执行困难,高层仍通过亲属占据要职,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总之,塔利班的分歧本质上是其从“叛乱组织”向“执政实体”转型的阵痛。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矛盾、意识形态纯洁性与现实治理需求的冲突、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交织,使其难以形成稳定统一的权力结构。若无法有效调和这些矛盾,未来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分裂甚至内斗,进一步削弱其统治合法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塔利班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推动内部权力整合与政策妥协。

过去,联合国多次呼吁塔利班吸纳不同族群和政治团体,如果塔利班能够在这些关键问题上做出妥协,他们或许能够在内部形成一种更加和谐的氛围,从而减轻因政策强硬所带来的紧张状况,并逐步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

此外,解决内部矛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则需要广泛地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合作,可以大大促进阿富汗的经济重建和增长。



(阿富汗矿产)

过去一段时间里,塔利班已经和中国在矿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项目上达成合作。之后中方通过关税减免、技术援助等方式进行积极介入,无疑将为阿富汗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归根结底,只有内部实现稳定和团结,塔利班才能有能力和信心迎接外部挑战,带领阿富汗走向一个更为繁荣和包容的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