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低空专委会”)主任、原民航华东局副局长朱州龙,名誉主任、原上海航空总经理范鸿喜一行6人到访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航旅游集团”),双方就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举办了"工作站"授牌仪式。此次合作不仅是双方在低空旅游领域的重要探索,更是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举措。


活动中,集团介绍了近期发展情况,双方围绕低空观光项目、合作项目推进计划及合作小组成员及分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座谈中,靳黎军表示,集团对与低空专委会的合作充满期待和信心。此次合作不仅将进一步拓展集团的业务领域,提升集团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更将助力集团实现“旅游+低空”的跨界融合,为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朱州龙也表示,低空专委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进双方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结合,为长三角及上海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专业力量。范鸿喜分享了上海航空发展历程中的诸多感人故事,回顾了上航旅游航旅业务的起步和发展,对集团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认可,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签约仪式上,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低空旅游观光航线项目、低空产业景点旅游项目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集团与低空专委会在低空旅游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推动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签约仪式后,双方还举行了"低空经济服务专委会旅游项目工作站"授牌仪式。工作站由低空专委会与上航旅游集团共同设立,旨在整合双方资源,推动低空旅游项目的研发、运营和市场推广。工作站将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枢纽,助力低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授牌仪式上,朱州龙、范鸿喜共同为工作站授牌,工作站负责人邹其、李菁接受了授牌。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未来将围绕低空旅游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低空旅游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低空经济与文旅、交通、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低空经济”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全国两会把“低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低空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此次上航旅游集团与低空专委会的合作,正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推动低空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

展望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发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低空旅游产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将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旨在为上海及全国的低空经济领域树立典范,注入崭新活力与动能。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专委会副主任曹新田,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邹其,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上海培训中心总经理陆林虹,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专委会专家、上海高而远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军,上航旅游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英文缩写SSF),成立于2005年12月,是由上海市主要从事服务业的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枢纽型非营利社团组织。

截止2024年10月,拥有会员单位1686多家,其中200家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覆盖了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生产、公共、专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基本囊括本市服务业的所有行业。联合会为主发起设立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促进中心、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会、上海现代服务业标准创新发展中心等五个民非实体机构和牵头成立长三角现代服务业联盟,具有全面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简称低空专委会)成立于2024年10月30日。低空专委会由本市低空经济产业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低空产业、产业链相关企业、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及专家学者自愿组成。首批发起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无人机基地、上海民航龙华机场有限公司、上海东虹桥投资发展集团等45家低空经济产业企业,构筑了以低空经济产业头部企业为核心,覆盖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强大阵容。

来源:上航旅游集团供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