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打石膏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但很多患者不知道,固定期间肢体长期缺乏活动,血液流动会减缓,可能悄悄形成血栓。轻者引发肿胀疼痛,重者可能甚至危及生命。别慌!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骨伤科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科学方法,能有效降低血栓风险。
01
适当活动未固定部位
虽然石膏固定的部位不能动,但我们可以活动那些没有固定的部位,比如手指、脚趾、手腕和脚踝。日常多做握拳、伸展手指和脚趾的动作,或者轻轻地转动手腕和脚踝。这样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02
抬高患肢
把石膏固定的患肢抬高,让它高于心脏的水平。这样可以帮助血液更好地回流,减少在下肢的淤积。可以用枕头或垫子把患肢垫高,保持一个舒适的位置。同时,要避免患肢长时间下垂,以免加重肿胀和血栓的风险。
03
定期进行检查
石膏固定期间,要定期去医院找医生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皮肤颜色和温度等,来判断是否存在血栓的风险。患者自己也可以多留意患肢的情况,如果发现肿胀明显加重、皮肤颜色变紫、温度升高或出现疼痛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04
饮食调整
吃得健康对预防血栓也很重要。要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和鱼类等。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栓的风险。
05
遵医嘱使用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一些预防血栓的药物,比如抗凝药物等。患者要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自己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出现出血、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通过适度活动、饮食调控并结合医疗建议,大多数患者都能平稳度过石膏固定期。切记:预防胜于治疗,多一分警觉,少一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