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 荣成市推行“镇办林场管理”新模式,积极破解森林资源管护难题,探索乡镇林业资源管护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在荣成港西纹石滩林场,护林员龙新强如往常一样和同事们踏上了山路,开始巡护林区的工作。这支护林队担当起林区病虫害防治、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森林防火等所有林木管护职责,然而过去,这支护林队也曾面临困境。
“以前的护林工作都是分很多队伍来干的,像是防火队,他们就在防火季节才来干活,那些像病虫害防治、绿化都是招的企业里的人干活,经常有干得不好的情况。”荣成港西纹石滩林场护林员龙新强告诉记者。
为此,荣成市积极借鉴国有林场管理模式,放弃了原有的企业化招标的方式,在乡镇一级稳步推行林长制办公室、林业工作站、镇办林场相融合的镇域森林资源管护新模式,建立起统一管理的专业化护林队伍,推进森林资源管护规范化、精细化发展,探索出了“镇办林场管理”新模式。荣成市埠柳镇作为新模式的试点乡镇之一,在森林防火管护、资金使用效率和人员管理培养等方面,新模式表现出明显优势。
“镇办林场改革后,疫木数量从2021年的3.2万棵下降到2024年的0.4万棵,降幅达到87.5%。打造了一支20余人的高素质镇办林场队伍,负责统筹开展疫木清理、森林防火等工作,积极探索发展松茸等林下经济,三年内可以实现每年10万元的收益。”荣成市埠柳镇党委书记周昌盛告诉记者。
新型镇办林场模式下,原本支付给企业的“工程款”变为给护林员的“工资款”,既提升了项目质量,又减轻了基层资金压力。在节省35%的财政资金的同时,镇办林场职工的工资标准较过去提升60%-100%。目前,荣成市22个镇街已全面铺开该模式。
“目前我们乡镇一级专职护林员队伍已达600余人,我们在全市各重点镇街林场实现集中办公,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细化工作规章制度和员工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采取2至3人工作小组形式,以小班为单位划片包干,确保覆盖全域,真正实现管理长效化。”荣成市自然资源局防灾减灾科科长张楠介绍。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深化林业改革,推行镇办特色林场森林资源管护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年林业产值近5000多万元,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多赢的局面。
“我们将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工作导向,全面实施5万亩的集体林地流转,大力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林下经济产业,赋予林场改革发展新的内涵。”荣成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谭晓东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孙雅倩 曲萌媛 张钰颖 威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