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美国海关包裹积压的消息引发国际关注。据环球网报道,美国边境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动,大量来自中国的包裹堆积如山。这一事件背后,折射出美国贸易政策的混乱与盲目,也凸显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复杂性。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由来已久,最初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目的是方便美国游客从国外携带纪念品回国,减少额外支出。当时规定200美元以下的包裹免税。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形势变化,2016年美国国会将小额包裹免税的最低额度提高到800美元。这一调整使得靠“小额豁免”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急剧增长,从十年前的大约1.4亿件,一路飙升至去年的超过10亿件。

特朗普上台后,突然宣布取消对中国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从2月1日签署行政令,2月4日正式实施,到2月7日又暂停新规,整个过程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天。然而,这几天时间里,美国海关却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新规实施后,大量来自中国的包裹需要重新向美国海关申报,并且很多包裹需要额外缴纳关税。但由于美国海关以及快递服务人员等对这一突然的政令毫无准备,申报程序复杂繁琐,收费标准也不明确,导致无数包裹滞留在海关。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政策变动期间,超百万件包裹积压在美国海关。原本直邮的包裹现在必须提供额外信息,经过正式申报流程,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大大延长了通关时间。



特朗普(资料图)

从数据来看,每天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小额包裹数量多达数十万个。按照新规计算,每年从中国进入美国需要申报并缴纳关税的包裹规模将超过10亿件。如此庞大的数量,远远超出了美国海关的处理能力。在过去,隶属于国土安全部的海关人员本就因为边境安保任务而人手紧张,现在面对激增的包裹审核任务,更是不堪重负。

美国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驱动因素。美国部分官员声称,入境包裹剧增的背后,是中国的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如Shein和Temu等“钻了美国关税政策的漏洞”,以低价向美国出口商品,损害了美国公司的利益。但实际上,这更多是美国相关利益集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他们看到中国企业在对美贸易中获利,心生嫉妒,于是在背后推动特朗普发布这一政令。

但这一政策的实施,却给美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首先,美国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近年来,美国一直面临着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免税进入美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国民众维持正常生活,缓解通胀带来的生活压力。

而取消关税豁免后,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大幅增加。路透社报道,有美国消费者抱怨,自己购买的一件中国商品被额外征收了数十美元的税费和手续费,价格近乎翻倍,超出了自己的负担能力,甚至一度怀疑遭遇了诈骗。根据电商营销平台Omnisend的调查,23%的美国网购者首选Temu,其次是Shein(18.3%)、TikTok Shop(11.9%)和AliExpress(7.3%),仅这几家中国电商平台的美国市场占有率总和就达到了60%。可以想象,如果政策不及时调整,受到影响的美国民众将数以百万计。



特朗普(资料图)

从这次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动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美之间的贸易联系已经非常紧密,利益相互交织。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单方面的政策调整来打压中国,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问题。特朗普的这一政策调整,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该更加理性和客观,充分考虑到中美贸易关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本国消费者和相关产业的影响。一味地采取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不仅不利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会对全球贸易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其贸易政策,与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否则,类似的闹剧还可能再次上演,最终受损的还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