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人福医药(600079)、海思科(002653)、香雪制药(300147)、华润双鹤(600062)等。

本文核心数据:皮肤表面麻醉剂竞争格局;皮肤表面麻醉剂市场规模

——皮肤表面麻醉概述

随着医学制剂的进步,表面麻醉制剂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皮肤科和医学美容相关科室,表面麻醉制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在皮肤光声电治疗、微创注射、线技术等医疗美容项目中广泛应用,同时也可用于一些皮肤疾病的治疗前表面麻醉。皮肤表面麻醉制剂包括酯类、酰胺类、羟基化合物和混合制剂4大类。这4大类制剂均是通过对皮肤黏膜层的药物渗透来阻滞神经末梢冲动传导,以实现局部麻醉效果。对于不同剂型(如凝胶、乳膏、喷雾等)表面麻醉药物的选择,可根据使用场景和患者舒适度等做出选择。


——皮肤表面麻醉的作用机制

皮肤表面麻醉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麻醉药物对神经传导产生影响。当麻醉制剂被应用到局部皮肤或黏膜表面后,可渗透到真皮层,通过与神经末梢的接触,抑制神经膜的通透性,阻断钠离子内流,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作用于真皮中的游离神经末梢来达到对皮肤或黏膜镇痛的目的。不同类型的皮肤表面麻醉剂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具体总结如下:


——皮肤表面麻醉市场需求

当前,皮肤表面麻醉剂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重点应用场景总结如下:


——市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米内网数据,在以医美为核心的下游需求的推动下,2021-2023年期间,中国皮肤表面麻醉剂市场销售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3年已超过19亿元。


——皮肤表面麻醉竞争格局

当前,从企业销售情况来看,扬子江药业占据了我国皮肤表面麻醉剂最大的市场份额,2023年达到40%,其次是同方药业,市场份额占比为23%。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麻醉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