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位于平顶山高新区的平顶山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仅接受了区里联合检查组一次综合检查,就完成了所有领域核查,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超40%,企业迎检负担大幅降低。
针对企业反映的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问题,2024年以来,高新区创新执法模式,以“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为核心,整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执法资源,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模式。通过跨部门协同,将原本分散的检查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涵盖安全生产、环保、消防等7大类32项内容,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整改到位”。
同时,该区还建立“双随机、一公开+一表通查”机制,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标准化检查表格和结果公开,杜绝“人情监管”“选择性执法”,确保检查透明公正。2024年,全区累计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减少重复执法事项51项,惠及企业超500家。
坚持服务导向:从“刚性处罚”到“柔性监管”
高新区将执法与服务深度融合,推出“首违不罚、轻违不罚”制度,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整改替代处罚。在监管过程中,对于企业轻微违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采取口头警告、教育、劝导等方式,既维护了社会秩序,又彰显了服务温度。
此外,推行“体检式监管”,通过事前风险预警、事中帮扶指导、事后跟踪回访,帮助企业主动规避违法风险。2024年,该区应急管理局联合专家团队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了安全隐患排查服务,整改率达95%以上,保障了企业安全生产。
强化法治保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高新区将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全过程,开展“法律进企业”专项行动,覆盖全区社区、商户、工地等场景,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普及法律知识,并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安全生产知识测试,增强合规意识。
针对执法裁量权规范化问题,该区制定了“四项清单”(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强制),明确执法边界,避免“小过重罚”。建立信用分级监管机制,对信用良好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重点领域强化监管力度,实现精准执法。
完善监督机制:以“阳光执法”促公平公正
高新区严控执法随意性,明确“四类主体不得入企检查”(临时工、无证人员等),并通过政府网站、信用平台公开检查结果,接受社会监督。2024年,全区涉企投诉量同比下降60%,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8%。此外,开展“千企评议”行动,邀请企业、人大代表等多元主体对执法部门进行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倒逼服务效能提升。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表示:“我们将以‘无事不扰、无处不在’为目标,坚持‘法治全局化,全局法治化’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执法改革,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来源:平顶山高新区管委会 作者:石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