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的M1车长强调了M1的明显问题,这些问题使其在遍布无人机的战场上容易受到攻击,同时也赞扬了它的韧性。
俄罗斯FPV视角下的乌军M1A1SA,已经被炸停,俄军FPV正在仔细瞄准以攻击装载弹药的尾舱。
上周,几架俄罗斯第一人称视角 (FPV) 无人机在库尔斯克地区击中了一辆美国制造的 M1A1 艾布拉姆斯坦克,但车组人员得以幸存。该车的车长赞扬了美国坦克装甲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但也强调了它在当今无人机泛滥的战场上的一些主要弱点。特别是,他就乌克兰如何调整其 M1 以增加生存性提供了重要见解——这些经验教训可能对美国陆军在未来的冲突中非常有价值。
这位坦克车长告诉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罗伯·李和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科夫曼,这次无人机袭击是“车组人员第一次在失去战斗力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内部多次被击中”。“实际上,有 4-6 次直接命中。但车组人员幸存下来,甚至没有受伤。上帝保佑美国。”
俄罗斯电报频道发布了一段由带有光纤电缆的 FPV 无人机发动的那次袭击的视频。它显示艾布拉姆斯在一条被雪覆盖的道路上前进,然后切到它被一架 FPV 无人机击中,导致坦克瘫痪。然后,视频显示另一架 FPV 无人机在炮塔下方的左侧进行了袭击。第 47 独立机械化旅的车长告诉李和科夫曼,所有袭击都在大约两分钟内发生。
第一发FPV直冲M1A1SA的发动机(或者履带,最好是主动轮或者从动轮),让它失去动力,第二发去攻击炮塔尾舱——俄军已经摸索出来了一套对北约坦克的攻击流程
这位车长解释说,由于艾布拉姆斯的设计与乌克兰人在经历了惨痛的战场教训后所做的修改,车组人员幸存下来。(即坦克被击毁了,人安全跑回来了,而且是第一次)
艾布拉姆斯的设计在炮塔顶部有所谓的泄压板。安装在炮塔后部的弹药储存箱上方。它们旨在帮助在炮塔被击中导致尾部弹药舱被引爆的情况下,将任何爆炸的威力向上引导并远离车组人员。
第一辆被俄军击毁的M1A1SA,炮塔后部敞开的两个矩形洞就是泄压板的位置,图里是已经飞出去了。
这个设计只能说有点用,配合装填手位置的密封门可以为车组争取更多逃生时间,但炮弹被引燃该炸还会炸,坦克就报废了。同时这个位置没什么装甲,是俄军FPV非常喜欢的目标,后来乌军也在这里搭上了防护棚。
图为M1艾布拉姆斯坦克装填手位置的隔离门,只有拿取炮弹的时候才会打开,和炮塔内车组分隔开。
“由于弹药与乘员完全分离,乘员有机会生存(与 T 系列坦克不同),”车长惊呼道。“艾布拉姆斯坦克是一辆很棒的坦克。”
网上似乎流不息的视频显示,俄罗斯坦克经历了俗称的“飞炮塔”的惨烈景象,因为其车体内储存的弹药爆炸,使炮塔飞向空中。您可以在以下视频中看到一个示例。
T系列坦克飞炮塔是个老问题,因为其弹药储存于车体底部,加上车体内部其他位置的发射药,一旦被引燃则爆炸威力会导致坦克炮塔飞出座圈。
T-72坦克结构图,不过在俄乌战场,FPV反倒不容易从攻击到位于车体底部中间位置的装弹机。
这位车长解释说,这辆坦克还“有一个独特的‘应对笼'(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加棚')和比普通艾布拉姆斯坦克多得多的爆炸反应装甲(俄罗斯的接触-1型)。“至少有一架无人机卡在网里。几分钟前又有两架无人机打偏了。FPV无人机显然撞到了引擎。当我们在里面时,它们无法穿透炮塔或其他地方的车体。”
“如果没有额外的爆炸反应装甲和炮塔顶部的‘应对笼',我们现在肯定会被砸碎,而且肯定已经死了,没有任何机会,”车长感叹道。
乌军唯一装备M1A1SA的部队第47旅展示坦克,可见贴满了接触-1反应装甲,背后是个没展开的软质防护网,“应对笼”本身就是西方国家对“加棚”的一种蔑视性称呼,但真到了俄乌战场自己也得加起来。大小姐下地也得换防水裤。
M1A1的“应对笼”多种多样。都是乌军前线手搓的。
至少首下部分是一定要贴接触-1的
虽然全球军队已经开始在他们的装甲车辆上集成“应对笼”和其他反无人机屏幕,但美国还没有效仿,至少目前还没有效仿。
解放军15式轻型坦克加棚,解放军时刻关注俄乌战场经验教训,已经有了制式化的防护棚
车体侧面加棚同时车顶有AT-625四面阵反无人机系统的11式突击车
这位车长提供了关于艾布拉姆斯的更多收获。
“如果美国为坦克提供原始装甲(这里应该指贫铀装甲)和完整的 [M-19 艾布拉姆斯反应装甲瓦 (ARAT)] 套件,这将使我们受到更多保护(尽管顶部仍然没有保护,我们需要加装接触-1 等),”他假设,并为五角大楼添加了一些建议。
完整的艾布拉姆斯反应装甲套件在车体侧面反应装甲外面还有一块防护瓦,乌军没有
“美国坦克兵们应该迅速采取行动,”他敦促道。“考虑到当前战场上的威胁,他们的坦克太薄了,而且很脆弱。考虑到我们的经验,紧急保护您的坦克,以避免在不久的将来潜在的冲突中造成损失。”
俄军士兵自豪的介绍自己的FPV无人机,可见是四轴的,加挂了一个RPG-7火箭筒的PG-7VL。破甲厚度500毫米,弹头应该是自己改了个电压引信。
这位车长还驳斥了外界对“艾布拉姆斯”坦克太重的担忧,尤其是由于加装了爆炸反应装甲(ERA),让坦克战斗全重增加了2~3吨。此外,他还证实乌克兰没有接收最新型号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并且接收的是没有贫铀装甲的出口型。
在收到他们的坦克之前,第 47 旅花时间在德国训练如何使用它们。这位车长说,虽然他们能够发射很多炮弹(实弹训练),但进行这种训练的美国军队并不完全了解乌克兰在与俄罗斯作战时将面临的挑战。
第三辆被俄军摧毁的M1A1SA坦克就是在夜视状态被俄军T-72B3坦克发射的炮射导弹击毁的,俄军自产也好外购也罢,手里有大量夜视设备,不知道为何美军还抱着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军队的刻板印象看如今的俄军。
这坦克是有扫雷滚的,但是从来没见乌克兰军队用过,不少M1都是因为地雷损失掉了。
美国向乌克兰捐赠了 31 辆艾布拉姆斯,这些飞机于 2023 年 9 月首次抵达。他们于2024年 2 月首次在战斗中被发现(在阿夫迪夫卡附近),三天后,第一张被摧毁的坦克的照片出现在网上。今年8 月,澳大利亚承诺向乌克兰运送 49 辆艾布拉姆斯坦克。
根据Oryx 开源跟踪组织的数据,乌克兰至少损失了 17 辆艾布拉姆斯。其中,至少 8 辆被摧毁,1 辆受损,7 辆受损并被遗弃,1 辆被俘。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因为 Oryx 只将有目视确认的损失制成表格。
俄军坦克正在拖拽一辆缴获的M1A1SA坦克
在车组人员放弃艾布拉姆斯后,“俄罗斯 FPV 机组人员又用几架 FPV 击中了坦克......但坦克没有被摧毁,可能仍然可以修复,“车长说。“由于最近的战线的变化,俄罗斯军队可能会缴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