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工集团刚晒出600亿美元订单成绩单,转头在2025年第一个月又拿下15国45亿美元追加订单。本以为俄乌冲突和西方制裁会让俄制武器凉凉,结果人家不仅没垮,还活得很滋润。不管是靠老装备的升级还是战场表现打广告,俄罗斯这波直接“逆风翻盘”。俄罗斯的武器到底凭啥还能这么火?他们到底有什么秘诀?
要说现在最抢手的武器,那必须是"见过血"的。在阿布扎比防展上,俄罗斯展台简直成了"网红打卡地"。毕竟,俄罗斯将实战经验,更先进的系统、新技术融入进入武器,让这些武器也更加适应现代作战需求。
1.T-90M坦克:号称"无人机杀手",炮塔上装的反无人机干扰器,能把价值5万美元的巡飞弹变成无头苍蝇;
2.铠甲防空系统:专治各种无人机不服,据说在战场拦截成功率超过80%;
3.柳叶刀巡飞弹:被网友戏称"会飞的二踢脚",专盯敌军坦克顶盖薄弱处;
最绝的是俄军把战壕经验直接变现——苏57战机新加装了"一键反雷达"模式,飞行员遇到导弹锁定,按个按钮就能自动抛干扰弹。
俄罗斯武器在保持了火力强大和耐用性特点同时,还开发出打击精确度,以及与其他现代部队的互操作能力。这种真实的军事经验使俄罗斯武器脱颖而出。
俄制武器一直被大家评价为“又便宜又耐用”,虽说技术不是尖端,但放到很多不追求顶配、钱也不多的买家眼里,俄制装备那就是妥妥的“香饽饽”。
与美国武器相比,俄罗斯武器虽然性能上可能稍逊一筹,但其价格合理、没有附加政治条件等优势,却吸引了大量国家的关注。特别是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急需提升国防实力的国家来说,俄罗斯武器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例如,印尼、印度、阿尔及利亚、越南等国家,都更加信任俄罗斯武器,并大量采购其廉价而精确的打击火力。而且,价格便宜,还没有附加政治条件。
美国抛弃乌克兰,加沙地区问题还不明朗,伊朗实力被减弱了,叙利亚变成了朱拉尼政府,黎巴嫩真主党遭到了重创。
一切的教训证明外援不一定可靠,想不被欺负必须要自力更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防工业。海湾国家正在准备订购更多武器系统、装甲车、战机。而且,要求不再是简单的购买武器,而是取决于知识共享和技术转让,以增强和扩大该领域的本地生产能力。
阿布扎比2025年防务展上,阿联酋本国展示了两大武器系统——可以发射巡飞弹的122毫米闪电(BARQ)多管火箭炮和155毫米口径“拉哈卜”轮式自行火炮。仔细一看,这两款武器系统都是基于我国北方工业集团的SR-5多管火箭炮和SH-11型155毫米榴弹炮进行深度定制化合作的产物。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满足了阿联酋的国防需求,也促进了双方在国防工业领域的深度合作。
除了阿联酋,埃及也是近期全球军贸市场上的热门国家。最近最火热的就是埃及引进了歼10CE战机,歼10从娘胎里就是一直标准的制空战机,多用途差一点,但是鸭翼+大三角翼布局制空一流。
以色列军火商也不甘示弱,他们展示了各种海军侦察无人机、海军远程巡飞弹等高端武器装备。就连天天喊着没有武器的泽连斯基天天,却有十多家乌克兰公司跑到阿联酋推销武器弹药。
乌克兰军火商带着新研发的AI无人机,据说能自动识别俄军电子信号的巡飞弹,实战中干掉了124辆T-90坦克。更绝的是开发团队躲在地铁站里搞研发,被网友戏称"地下兵工厂"。
以色列也不甘示弱,直接搬来加沙战场同款的AI监控系统。这套设备能通过手机信号自动标记可疑人员,还能用机器学习预判袭击路线。军火商现场演示时放狠话:从发现目标到导弹落地,只要7分钟!
中国这几年在武器出口上的突破表现完全不逊色,像“彩虹”无人机、PCL-181火炮这些装备,早已在国际军火圈里刷满了存在感。未来像国产歼-35E还有各种无人系统,都是中国军工的潜力点。一旦中国军工开始直面竞争、深挖性价比,市场对于俄制装备的偏好可能就会逐渐转移
回头看看美国展台冷清的样子,突然想起那句老话:今日你对客户爱答不理,明天他让你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