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地处黄河入海口,74公里的黄河穿城而过,两岸大堤林木成行,绵延入海黄蓝交汇,形成壮观秀美的黄河入海生态风景廊道。

这片独特的自然风光,不仅是利津县的瑰宝,更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利津开启了发展的“黄河时代”。


在这一历史征程中,税收力量的注入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家税务总局利津县税务局顺势而为,组建起“税护黄蓝”青年志愿服务队,他们带着责任与使命,扎实推动绿色税制落地,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纳税服务,为利津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务动能。

税惠赋能 引领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2024年,是环境保护税在全国实施6周年,也是水资源税在山东省试点7周年。一直以来,利津县税务局立足自身职能,用足用好环境保护税和水资源税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将“绿色税制”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

利津县环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便是环境保护税的受益者。“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让我们走上了一条转型之路,实现了环保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原来,环境保护税法具有“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杠杆调节作用。“税护黄蓝”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送政策、做解读、勤辅导,让企业主动转变观念从“要我减排”到“我要减排”,在项目建设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厂区建设太阳能发电项目,在实现水资源高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税负的显著降低。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目前,利津县25户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通过志愿团队“量体裁衣”式的精准辅导,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绿色生产与转型减负的双赢。

为帮助辖区内企业用好水资源税政策,志愿团队精准选取黄河两岸15户高耗水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点对点宣传政策,帮助企业算好“节水账”,鼓励企业更新技术、节约用水,让税惠政策充分释放绿色效应。

志愿团队还按照“协作共享”理念,不断吸纳财政、生态环境、水利、检察等职能部门32位志愿者加入,在税收执法、公益诉讼、环境监测、信息共享等方面放大各方优势,搭建起“税务主导+部门协作”的绿色税收共治新体系,切实把助力黄河两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落到实处。志愿团队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助力企业累计落实绿色发展相关税收减免近2亿元。随着“绿色税收”不断浇灌,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突破,2023年,全县空气优良率70.6%,空气优良率居全市县区首位,国控河流水质排名位列全市第一,市控及以上河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100%。

精准滴灌 扶持环保产业茁壮成长

依托渤海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利津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正“追风逐日”不断发展壮大,对减轻环保压力、促进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利津滨海新区东营津辉16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作为第三批国家大型风光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62万吨,年均发电量实现约32.28亿千瓦时,年均可实现营业收入12.16亿元。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志愿团队为项目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税费服务管理,梳理适用的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加快留抵退税办理速度,让退税资金在最短时间从“账本上”跑到“腰包里”,最大限度减轻资金压力。“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利津县税务局的扶持下,2023年,我们共享受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等在内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超过83万元,为项目稳步推进提供了资金支持。”利津滨海新区东营津辉16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相关负责人说道。

与津辉项目享受同样待遇的在利津县还有7家新能源企业,志愿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工业绿动力”税收服务方案,全力服务新能源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绿色经济发展“充电蓄能”。


除了工业项目,利津县还有大量文旅企业,以黄河生态风景廊道为基础,与沿黄滨河大道对接成环,串联了凤凰城滨河旅游休闲区、东津渡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区、黄河澄泥印非遗馆、綦家夹河观光采摘等19个重点文旅项目。志愿团队加强对“景区、民宿、特色小镇、旅游电商”等领域的税收政策宣传,针对经营性质、行业特征、生产规模等特点,深挖税收数据“富矿”为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全县文旅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在利津县南岭村“老街长巷”全国首批非遗旅游村寨创建过程中,志愿团队靶向定位企业涉税需求,为村内企业搭建产品收购、初加工、精心加工、产品研发、员工培训“全链条”税收指导。

服务提质 保障滩区群众安居乐业

利津县地处黄河下游腹地,这里人们世世代代依河而耕,枕河而居,他们是地地道道的黄河滩区群众。

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利津县全力打造的乡村振兴片区,“临合蜜”甜瓜、綦家嘴葡萄、南贾家蜜桃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让昔日“安居难、娶亲难、丰收难、出行难、上学难”的黄河滩变身致富“金河滩”。


志愿团队以助力农产品地标品牌打造为突破口,采用线上税务数据分析+线下走访调研核实的方式,为滩区农业合作社企业“量身定做”税收优惠政策“礼包”,及时识别企业“个性化”需求,实现办税缴费事项及时提醒、税费优惠信息多元推送、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落实,全力护航农企成长,助力滩区发展。

“多亏了税务部门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扶,我们成功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了5000亩药草花海、5000亩有机水稻、5000亩优质果蔬基地,培育了四个国家地标优质农产品。”金河滩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负责人介绍说。

同时,志愿团队还依托“光影印初心”红色电影志愿放映团队向滩区群众、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形式、广覆盖的政策宣传辅导,让税法走进百姓,让政策惠及人民。


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志愿团队立足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立足黄河入海口独特区位和文化资源优势,在阐释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推进黄河文化“两创”上不断发力,自编《热土魂》、《铁门关》等情景剧,走进校园、社区、广场开展特色“微宣讲”60余场,让“保护母亲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黄河奔腾,渤海浩渺,利津县税务局“税护黄蓝”青年志愿服务队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在黄河之畔、渤海之滨,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让税收力量与黄河安澜、区域发展同频共振,让黄河与渤海交汇处的繁荣盛景,因税收力量的守护而更加绚丽多彩。(陈振云 于文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