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临淄区各中小学迎来开学季,随着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项目”的深入推进,各校的“开学第一课”被赋予了更多科技色彩——智慧课堂、AI听说课堂、精准教学系统、智慧操场等智慧教育产品全面融入教学场景,推动“五育并举”在学校常态化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通过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创新的深度融合,临淄区正以智慧教育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因材施教、精准育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构建高效智慧课堂

在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的英语课堂上,吕少君老师正通过智慧课堂系统查看学生的预习作业反馈数据。系统通过智能评测,自动分析学生单词发音、课文朗读的准确度,并生成包含高频错误和个性化问题的作业报告。基于此,吕老师能够精准定位教学重点,实施分层教学。

吕老师介绍道:“基于智慧课堂,学校构建了‘三三六六’精实智慧课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通过不断更新迭代衍生出3.0版本的精实智慧课堂,如语文‘六阶精实智慧教学范式’,英语‘互动生成式精实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探索式精实智慧教学模式’。精实智慧课堂的迭代升级,促进了学校质量的提升。”


临淄区玄龄小学的谢鑫老师则应用“三段七环一体”的AI教学理念,在开学第一课中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整节课以“探索未来,智慧启航”为主题,通过科技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学校将AI技术渗透至教学、教研、评价全流程,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


数据驱动精准教学

临淄区通过智慧教育实践,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通过精准学情分析,教师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实现因材施教;学校管理者借助大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学生则在个性化学习中收获自信与成长。

开学第一课,临淄区淄江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师褚凤莲运用精准教学系统,对比班级与校区的学情数据,精准锁定薄弱点,同时结合历届学生易错题库,制定针对性复习方案,为新学期物理教学走好第一步。作为“淄博市智慧校园领航学校”,淄江中学不断探索“教、学、考、评、管”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全面助力学校科学管理、学科教研和精准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同样,临淄区遄台中学依托精准教学系统,聚焦“学校管理及教师应用”两个维度,立足“试题资源融合化、数据分析多维化、个性训练定制化”三个方面,基于大数据定位学生视角,精准把握学情,助力教师精准教学,推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实现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AI赋能语言学习

在临淄区朱台镇中学的英语听说课上,学生手持AI听说答题器,跟随智能系统进行课文跟读训练。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实时评测发音,生成涵盖重音、连读等维度的纠音报告。面对乡村学生语言基础差异大的难题,教师结合数据设计分层任务,利用晨读和课后服务时段开展靶向辅导。“AI助学+教师主教+生生互助”的智慧听说教学模式,不仅让乡村孩子敢于开口表达,还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临淄区雪宫中学的朱旭老师将AI听说技术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分析作业报告,她迅速定位班级发音误区和个体问题,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学校正探索更高阶的“智能互动式”精实智慧课堂,结合科大讯飞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沉浸式语言学习场景。


AI引领体育革新

在临淄区实验中学的智慧操场上,学生正在练习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AI设备通过人脸识别实时捕捉动作,对错误姿势发出语音提醒,学生在系统的提示下,及时纠正动作,使其更加规范。AI技术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学校通过教学管理“智能化”、教学过程“数字化、可视化”和教学数据“精准化”,有效契合教学需求。


临淄区溡水实验学校同样依托智慧体育系统,实时分析学生的运动数据和运动表现,为教师提供精确的反馈和指导,不仅能确保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大幅提升了课堂效率,更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校园。



从教室到操场,从智慧课堂到智慧体育,临淄区以智慧教育为支点,撬动了五育并举的全面革新。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新学期的起点,更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未来,临淄区将继续深化智慧教育应用,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赋能,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临淄样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