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军,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仓站货运检查员。今年是他在岗的最后一个春运,工作38年间,他检查过的货车超过3800万辆,没有一辆车出现问题。
陈庆军进行作业
“6道左侧39位第二个小门煤炭撒漏,请求处理。”早上8时许,59岁的陈庆军一边凝神快速用双眼扫视停在线路上的车列,一边通过电台向值班员请求作业。
为了作业时能保持手指灵活自如,无论多冷的天,陈庆军也只是戴着一副线手套。此时,他站在问题车门前,一把摘掉“碍事”的手套,用手指头顶着棉纱一点点地往车门缝隙里塞。5分钟后,车门缝隙被堵得严严实实,而他手指冻得像是胡萝卜。
南仓站是集团公司管内路网性货检站,每天数以万计满载煤炭、粮食、木材等民生物资的列车从四面八方而来,在这里解体、编组后,再奔向祖国各地。货运检查员是出发列车在站内的最后一道关卡,一旦工作疏忽,就可能造成行车事故,所以必须仔细检查货物装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047次列车,棚车15辆、敞车40辆,共计55辆,预计检查走行1500米。”陈庆军一边复诵列车情况,一边检查车门锁闭状态、施封情况、中小门扣铁等处,对车门缝隙里的石头、煤块、布条等异物残留进行及时清理。每次发现问题车,他眼到手到,边走边报告、掏工具,挂在车门折页上的彩条布、脱落的篷布绳、车辆端部平台上的垃圾等转眼间就处理完毕。
敞车小门爱撒漏、棚车车门出槽多、集装箱车看角件、粮食车上捡垃圾……陈庆军在38年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宝典。作业前,他先看列车编组顺序表,对车种、车型、货物品名有个大概了解。趁着列车进站预检的间隙,该带哪些工具、几根铁线,他心里就已有了数。到现场用眼睛一扫,3辆车以内哪个车门外胀、哪个偏载、哪个货物撒漏,基本上一抓一个准儿。因为有“独门绝技”,陈庆军干起活儿来总是又快又好。
货运检查员作业全凭一双好腿,陈庆军也不例外。检查一列车要背着10来公斤重的工具包徒步行走约1.5公里,一列车多则70辆,少则十几辆,一个班下来走上三四万步是常态。
38年来,陈庆军记不清穿坏了多少双鞋,磨破了多少双手套,被急雨浇透过多少次,而他始终不变的,是“检查好每一列货车,不让一辆车带‘病’离开车站”的初心。
(天津工人报记者崔晓雪 通讯员李雪菲)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