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2月18日,南充小雨,上午10:05,音乐响起,伴随优美的旋律,上千名中小学生在自己教室里,先在坐座位上拉伸,然后站起来抬腿、深蹲,这是南充高中文峰校区雨天的“室内韵律操”。为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这所学校自创“室内韵律操”,保证雨雪天气的体育活动。


体锻兴校,体育活动“不放过每一天”

“省上要求是从这学期春季开始全面落实,我们从上学期新学校开学之初就实施了。”文峰校区负责人、南充高中副校长冉光国介绍,1927年南充高中建校,当时12名教员中就有1名体育教员,1名心理教员,首倡体育,尤重心理,养成完全人格。2024年秋季,南充高中第五个校区文峰校区开始招生,这是南充第一所公办中小学一体化12年制学校,五个校区错位发展,文峰校区提出了“体锻兴校,融合发展”的口号。

学校有重视体育的传统,校区又提出“体锻兴校”的口号,怎么把体育搞出特色,促进“五育并举”?高级体育教师、文峰校区艺体卫负责人李强介绍,学校要求,体育活动“不放过每一天,不落下每一人”,确保每天不低于2小时。

35分钟“大课间”怎么进行体育活动,特别是下雨天怎么办呢?学校要求李强牵头,编排一套适合室内的体操。


因地制宜,雨天就做“室内韵律操”

文峰校区4名专职体育老师夜以继日,参考各种体操视频,李强还特别请教自己的大学老师和同学。经过一个暑假的“研制”,一套适合南高特色的“室内韵律操”破壳而出,秋季开学,分别在高一、初一和小学一年级选班试教。

长达8分钟的“室内韵律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坐在座位上进行,主要是手部和颈部活动;另一部分是站起来,将凳子放在课桌下,学生站在凳子的位置,进行抬腿、深蹲等运动。“教室宽敞,座位上能完成这些运作。”李强强调,为防止出现同频共振现象,室内韵律操没有“跳”的动作,“上千人同时起跳,可能危及教学楼的安全。”


经过一周的试教和改进,这套“室内韵律操”正式在全校推广,无论是小学一年级、还是初一和高一学生,他们在教室里做“室内韵律操”时,情绪饱满,动作整齐。除去学生上厕所外,一般往返两遍就可将35分钟的大课间完美填满。从此,南充高中文峰校区晴天在操场上做传统的广播体操,雨天在教室做“室内韵律操”,35分钟大课间不打一丝一点儿折扣。

一年级的郑小可说,教室里做操,有趣儿,好玩儿,音乐好听,还能锻炼身体。小可的妈妈表示,孩子饭量增加了,身体状况好多了。一名高一的女生表示,原来上午精神不太好,做了“室内韵律操”后,精神倍儿好,学习效率更高了。


不少分毫,每天保证体育活动两小时

每天真能保证两小时的体育活动?李强为封面新闻记者算账,课表上,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初中和小学每周4节。无论晴天雨天,每天35分钟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完全保证;每天下午有4节课,其中一节课是固定的体育活动;下午放学晚饭后,还有25分钟才上晚自习,也是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时间;晚上9点20分晚自习后,还有半小时的跑操。“完完全全保证每一天的体育活动都在2小时以上。”李强说,班主任也尝到了体育活动带来的好处,非常配合学生的体育锻炼。

“上午大课间后的两节课,同学们精神状态最好,就是35分钟体育活动带来的积极效果。”高一·二班班主任谢家财介绍,常规化的班级篮球赛有输有赢,“输了,他们会抱头痛哭,我就鼓励他们有回头再来的勇气,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体育活动搞扎实了,学生娃儿心理问题就少了,体育和心理一脉相承。”为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谢家财全程参与,是监督更是守护!同时把自己身体也锻炼好了!

文峰校区的“体育”已经超出传统的体育范畴了,去年秋天的“远足”,所有高中生从学校出发,沿着壮美的嘉陵江走到清晖阁,来回18公里,走了5个多小时。学校不放心,安排了两辆车跟上以防万一,硬没一个娃叫苦叫累,全程没有一个学生坐车。棋类运动会、智力运动会,不分年龄,不管性别,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区同台竞技。去年一场校园围棋赛,一名一年级小学生赢了高一学生!校园寻宝,两名中学生和两名小学生组成一个组,中学生爱心满满,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全程关心关爱小学生!(学校供图)


背景:

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2025年1月19日,新华社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

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四川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教育厅和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也一并向社会公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