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则消息在网络流传:
大概意思是,有打工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帖子说,北方某家电巨头发了一份禁止加班强制双休的通知。
风闻该通知的大致内容:总部所有部门,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全部强制双休,周六不准来,食堂都不供饭。
有人爆料,这一举措将在2025年5月1日之前,强制员工周末双休,禁止无效加班,砍掉表演式、作秀式加班,将周六会调整到周一至周五开,周末非必要不来单位。
终于等来双休了。
但是,另一个疑问又来了,双休的话,收入会不会减少呢?
下面节选“上游新闻”的文章《外卖骑手超时工作观察: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成常态》。
红星新闻消息,根据美团、饿了么、闪送等平台公示的数据,目前外卖骑手群体规模已达到1500万人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杭州一位中年外卖员猝死、叮咚买菜仓管猝死、外卖副站长回家路上突发疾病死亡等消息,让外卖群体超时工作、遭遇意外后权益保障困难等问题再次被讨论。
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没人逼你加班,但不加班挣不到钱”
晚上10点,小王结束当天美团专送外卖员的工作,下线“美团骑手”,然后打开“蜂鸟众包”(饿了么众包骑手App),继续以饿了么众包外卖员身份接单,持续到后半夜。第二天早上7点,小王继续以美团专送外卖员的身份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去年,小王大专毕业,经历两段不成功的工作后,两个多月前开始做美团的专送外卖员。按照站点要求,他每月必须出勤26天以上,每天必须完成的排班是早上10点半到晚上8点。在固定排班之外,外卖员可自由安排。而小王每天固定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有时会在晚上10点后再跑几个小时饿了么众包。晚上10点后专送单量减少,同一平台不支持既做外包又做专送,所以小王和很多专送外卖员会在晚上转为另一平台的众包骑手。
小王说,他们之所以要在排班之外继续工作,一是阶梯制的单价规则,二是更多单量可获得更高积分从而获得更多派单。
记者以专送骑手求职者身份咨询,多个招聘平台表示工作时间在8小时或12小时,但下午可休息。有专送骑手表示,原则上只有午间和晚间高峰必须在线,但实际上排班时间不会只有这么短。
饿了么专送员白先生说,现实中订单紧张,为达成更高阶梯的单价,他们会主动要求站长排更多班次。在白先生的站点,班次包括早班、午高峰、两段下午茶、晚班、夜班等。白先生每天跑6个班,工作时长达到15个小时。“我们站点之前60个人,现在有一百零几个,但单子还是那么多单。没人逼你加班,但不加班挣不到钱。”
也有骑手表示,站长会给每个人强行排长时间班次,很难请假。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骑手工作时间都普遍在十四五个小时左右,每个月都要保证26天左右的出勤。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最长工作时间来自一名跑专送的骑手,最多一天完成过66单,从早上7点跑到凌晨2点。
为了多赚点钱,外卖骑手们超时劳动已经成为了常态。
问题来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某企业实行双休会不会影响员工的收入呢?
有网友是这样评论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用同样的问题咨询了DeepSeek和kimi两个AI。它们的回答太全面了,下面仅摘录与收入有关的回答。
提问:简单分析禁止加班实行双休会不会影响收入?
Kimi的回答是:
加班工资减少:对于那些原本经常加班并依赖加班费来增加收入的劳动者来说,禁止加班后,这部分额外的加班工资会直接消失,导致其总收入减少。例如,一些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基层员工,加班工资可能占其月收入的相当比例,取消加班后收入会明显下降。
基本工资调整: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对员工的基本工资进行调整。如果企业认为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且实行双休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产出没有明显下降,可能会保持基本工资不变。但如果企业认为员工的工作时间减少会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出,可能会相应地降低基本工资。
企业成本增加:禁止加班和实行双休可能会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需要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可能需要增加人手或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从而影响员工的收入和福利。
经济效益提升:另一方面,禁止加班和实行双休也可能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员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事故。此外,员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DeepSeek的回答如下:
加班费占比高,收入可能下降:许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员工薪资结构以“底薪+加班费”为主,底薪通常较低,加班费占总收入的较大比例。例如,格力普工平均薪资7173元中,66%的样本薪资来自4000-6000元区间,主要依赖加班补贴。若严格禁止加班,这类群体收入可能显著减少。
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标准:根据《劳动法》,双休日加班工资为正常工资的200%,若企业无法安排补休则需支付该费用。若禁止加班且不调整底薪,员工将直接失去这部分额外收入。
收入影响取决于多重因素:短期依赖加班费的劳动者收入可能下降,尤其是低底薪群体;长期,若企业调整薪资结构或提升效率,收入或趋于稳定;同时,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可能提升整体福祉;关键变量:企业政策合规性、法律执行力度、劳动者个人选择(如是否接受补休或转岗)。
结论:禁止加班实行双休对收入的影响并非绝对负面,而是需要企业、劳动者与政策的三方协同。通过优化薪资设计、强化法律保障和技术升级,可在保障休息权的同时减少收入损失。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参与留言讨论,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