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七律·咏庐山》及其修改版

吴国发

2025年2月19日

内容提要:我(吴国发)用DeepSeek做诗《七律·咏庐山》。只花了23秒钟,DeepSeek就写出了一首七律,而且自己点评、“赏析”。作为一首律诗,从律诗的规则、词性和词义上看,不妥之处有三个。我修改了此诗,使之成为颇为标准的律诗,意义也贴切。

关键词:庐山 七律 白鹿书院 东林寺 仙人洞



梁文峰团队研究开发的AI(人工智能)助手DeepSeek,一经问世就火爆了国内外的AI领域和相关行业。DeepSeek的读音为“帝泊悉克”,意思是“深度求索”。

2月15日,我用DeepSeek做诗《七律·咏庐山》。只花了23秒钟,DeepSeek就写出了一首七律,而且自我“赏析”了一番:

七律·咏庐山

DeepSeek

(2025-2-15)

雄奇险秀世无双,赣北崔嵬耸大江。

一瀑飞湍喧壑谷,千团雾霭隐僧窗。

书藏白鹿承朱理,经诵东林礼佛幢。

莫道山高行路险,踏歌扶杖影幢幢。

DeepSeek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庐山的雄奇险秀与深厚人文。通过“飞湍喧壑谷”、“雾霭隐僧窗”展现自然与宗教的融合;再以白鹿洞书院和东林寺象征儒释交汇。尾联“踏歌扶杖影幢幢”以举重若轻之笔,将艰险山路化作诗意漫游,凸显超然物外、笑傲烟霞的豁达心境,彰显庐山作为文化名山的精神高度。

吴国发点评

DeepSeek所作上述律诗及其赏析,凸显DeepSeek很聪明,具有丰富的古典文学知识和很强的诗词写作能力。

作为一首律诗,从律诗的规则、词性和词义上看,不妥之处有四个:一是颈联和尾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同一个“幢”,这是律诗之忌;二是“僧窗”与“壑谷”不对仗;三是“礼佛幢”与“承朱理”不对仗;四是词组“影幢幢”错误。

为了解决DeepSeek所作七律的上述问题,我(吴国发)把DeepSeek的《七律·咏庐山》修改为:

七律·咏庐山

原作者:DeepSeek

(2025-2-15)

修改者:吴国发

(2025-2-19)

雄奇险秀世无双,赣北崔嵬耸大江。

一瀑飞湍喧壑谷;千团雾霭隐寺窗。

书藏白鹿承朱理;经诵东林继孔庄。

莫道山高行路险,竹杖芒鞋笑楚狂。

【注释】

(1)“白鹿”指白鹿洞书院,又称白鹿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白鹿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白鹿书院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并称。

(2)“朱理”指朱熹和程朱理学。公元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朱熹任职庐山,知南康军。他修复了白鹿洞书院。

(3)“东林”指东林寺,坐落在庐山脚下。庐山东林寺与明朝东林党人在无锡的东林书院没有直接关系。

(4)“孔庄”指孔子(孔丘)和庄子(庄周)。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庄子与老子是道家学说创始人。

(5)“竹杖芒鞋”源于宋代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的上半阕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6)“笑楚狂”源于唐代李白的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该诗的第一句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7)“竹杖芒鞋笑楚狂”表示不畏庐山的险峻,把登山视为浪漫游玩;另一层意思是苏轼讥笑李白仕途坎坷,一事无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