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 GU)于2月13日至1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推动着泌尿肿瘤治疗步入精准治疗时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凭借其精准化和个体化的特点,正成为尿路上皮癌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和热门研究方向。本次ASCO GU大会口头报告环节,RC48-C017研究公布了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HER2表达(IHC 1+/2+/3+)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更新数据,其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高达63.6%,引发全世界学者热议。值此盛会召开之际,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共话ADC药物对尿路上皮癌治疗格局的改变。

医脉通:作为全球首个公布结果的ADC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MIBC的II期临床研究,RC48-C017研究将如何深刻影响和改变UC围术期治疗策略?


郭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本次大会中,RC48-C017研究数据一公布便引起了全球学者的热切关注。结果显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HER2表达(IHC 1+/2+/3+)的MIBC的pCR率高达63.6%,远远超出过去新辅助化疗(如GC、MVAC方案)和化免联合方案的pCR率;同时,意向治疗人群12个月和18个月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均在85%以上。对此,国外专家给予了“very very impressive data”的评价,高度认可了RC48-C017研究取得的成果。这也意味着,尿路上皮癌新辅助化疗或化免联合治疗的时代已然结束,ADC联合免疫治疗将成为未来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的主流方向

RC48-C017研究是全球首个公布结果的ADC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MIBC的II期临床研究,也是首个入选ASCO GU口头报告的中国泌尿肿瘤临床研究。这一迄今为止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领域最高的pCR数据得到了国际同道的高度认可,将深刻影响全球未来尿路上皮癌围术期治疗策略。这一切既要感谢国内泌尿肿瘤同道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不懈付出,也要感谢国内创新医药企业为我们提供维迪西妥单抗这样有力的“武器”,正是两者的强强联合才达成了这样耀眼的成就。希望未来我们共同努力,为泌尿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何志嵩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淋巴结清扫+尿流改道术一直是MIBC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尽管手术方式不断更新迭代,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技术上的改进并未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围术期系统治疗,尤其是新辅助治疗,已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术前分期、提高切除率、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并延长患者生存。GC和MVAC等含铂化疗方案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的常见方案。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面对的往往是高龄、高危的MIBC患者,此类患者对含铂化疗的耐受性较差,治疗依从性不佳,需要探索新的围术期治疗方案从而提升疗效和安全性。

RC48-C017研究是全球首个公布结果的ADC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MIBC的II期临床研究,其结果令人瞩目,患者术后pCR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3.6%。RC48-C017研究将对尿路上皮癌围术期治疗策略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在传统的化疗和免疫治疗之外,为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提供了ADC+免疫治疗这一全新的治疗模式。其次,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在HER2表达(IHC 1+/2+/3+)全人群中达到了63.6%的pCR率。由于部分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因肿瘤缩减明显拒绝进行根治性手术,实际pCR率要超出现有数据。如此高的pCR率提示维迪西妥单抗或许可以为MIBC患者带来彻底根治或治愈的可能,也为未来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经由患者术后病理结果的确证,我们更有信心在未来对于一部分不耐受或不愿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本着保膀胱治疗的目的应用这一方案来控制疾病进展。

医脉通:在本次ASCO GU大会口头报告的RC48-C017研究数据更新中,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MIBC的pCR率高达63.6%,同时3-4级TEAE的比例27.7%,请您评价下这一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将如何改变MIBC新辅助治疗临床实践?


何志嵩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总体而言,RC48-C017研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相辅相成的,其远超常规含铂化疗方案的pCR数据离不开维迪西妥单抗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安全性表现。在参与C017研究的多个中心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入组的病例数最多。在临床研究开展过程中,入组患者在按照既定研究方案接受6个周期的维迪西妥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时,表现出非常好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该方案≥3级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TEAE)的发生率在新辅助治疗中相对较低,仅有27.7%,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的患者比例也较低。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以及患者依从性有助于推动既定治疗计划的实施,也是确保根治性手术疗效的关键。此外,结合临床医生的反馈,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并未对后续根治性手术的开展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于临床实践中,寻求更好的安全性,或因术前一般状况不佳、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导致无法耐受含铂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的患者,RC48-C017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优的治疗方案,有望彻底改变MIBC围术期治疗策略。期待维迪西妥单抗可以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惠及更多MIBC患者。


盛锡楠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长期以来,新辅助化疗一直是MIB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在中国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实践中,真正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辅助化疗会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从而影响后续根治性手术的疗效。

ADC联合免疫有着优于化疗的疗效和耐受性,为尿路上皮癌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RC48-C014研究显示,在局部晚期/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中,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约为51.2%;而当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前移至新辅助治疗阶段时,≥3级TRAE的发生率仅为21.3%。由此可见,在新辅助治疗阶段使用维迪西妥单抗,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推动MIBC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RC48-C017研究的初步数据于2024年ASCO公布后,国内MIBC临床实践中ADC联合免疫新辅助治疗方案的使用率有了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我国MIBC诊疗水平的提升。

医脉通:多项研究显示高达80%的中国UC患者HER2有表达(IHC 1+/2+/3+),在RC48-C017研究中,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在HER2表达全人群中展现了一致的获益,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您如何评价这项研究的意义?


盛锡楠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近年来,免疫治疗和ADC药物发展迅速,大大改变了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模式。得益于本土创新医药企业的努力,我们也有了维迪西妥单抗这样出色的ADC药物,这使得中国尿路上皮癌的治疗迅速进入了ADC以及ADC联合免疫治疗时代,中国尿路上皮癌患者也可以得到媲美国际顶尖水平的治疗。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尿路上皮癌患者HER2表达(IHC 1+/2+/3+)率高达80%,HER2是尿路上皮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具有独立预后及疗效预测价值。RC48-C017研究结果显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在HER2表达(IHC 1+/2+/3+)全人群中表现出一致的获益趋势,凸显了维迪西妥单抗这一精准靶向HER2的ADC药物在中国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价值。

以往,对于国外药物开展的临床试验,我们需要有一个学习、了解、适应的过程,才能将之应用于中国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实践。而对于使用中国本土研发的药物并基于中国患者人群开展的RC48-C017研究,我们更为熟悉与拿手,其研究数据可以更好的从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快速的成果转化有助于我国尿路上皮癌的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也希望国内的医药企业和临床医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医学领域的变革之中,推动医学领域更快、更好地发展。

医脉通:维迪西妥单抗是首个中国自主研发上市的抗HER2 ADC药物,为UC带来了国际开创性的治疗新手段,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维迪西妥单抗将如何持续引领UC领域的研究探索?


盛锡楠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RC48-C017研究证实,ADC联合免疫治疗在尿路上皮癌新辅助治疗领域展示出远超既往化疗或化免联合治疗的疗效,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泌尿肿瘤同道的高度认可。这也表明,国内的泌尿肿瘤学者一起努力、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同样可以贡献出不逊色于国际顶尖临床试验的研究数据,极大提振我们的科研信心。

维迪西妥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用于尿路上皮癌的抗HER2 ADC药物,从RC48-C005&C009研究到C014、C017研究,我们在尿路上皮癌抗HER2治疗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引领了全球尿路上皮癌精准治疗的新浪潮。未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维迪西妥单抗在尿路上皮癌领域的更多应用,例如在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中与含铂化疗进行头对头比较的C016研究、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领域的应用等。希望我们做出更多、更好的临床研究,讲好中国数据、中国故事,在泌尿肿瘤领域做出中国学者的重要贡献。

Abs 665:新辅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围术期特瑞普利单抗治疗HER2表达的MIBC:II期RC48-C017研究更新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背景

对于适合顺铂的MIBC患者,建议采用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随后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以免疫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为多种癌症带来了显著获益。NIAGARA研究显示,新辅助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可手术MIBC中可显著改善EFS和总生存期(OS)。多项免疫联合ADC的新辅助研究正在进行中,但目前这些研究尚未公布结果。

靶向HER2的ADC药物如维迪西妥单抗,在化疗和免疫治疗失败的HER2过表达的晚期尿路上皮癌已展现了积极的疗效。在一项Ib/II期研究中(RC48-C014),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HER2表达(IHC 1+/2+/3+)的mUC患者中展现了卓越的疗效 (确认的ORR:76.3%)。

研究设计

RC48-C017是一项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围术期特瑞普利单抗在HER2表达(IHC 1+/2+/3+)的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5297552)。主要研究终点为pC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病理缓解率(定义为≤ypT1N0M0)、EFS、OS和不良事件。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了47例HER2表达(IHC 1+/2+/3+)的MIBC患者,HER2 IHC 1+、2+、3+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6%、57.4%、31.9%。入组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其中33例患者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图2 ITT人群基线特征

pCR率

从新辅助治疗结束到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中位时间为5周(范围:2.6-13.1周)。患者的pCR率63.6%(95% CI 45.1%-79.6%);病理缓解率为75.8%(95%CI 57.7%-88.9%)。


图3 患者病理缓解情况

亚组分析

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基线临床分期为T2N0的患者的术后pCR率最高,可达85.7%;基线伴其他分化或变异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pCR率也达到了55.6%。同时,无论患者PD-L1表达状态、HER2表达状态如何,患者均可从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治疗中获益。



图4 亚组分析数据

EFS

所有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N=33)的12个月EFS率为92.5%,18个月EFS率为85.9%。而在ITT人群中(N=47),这一比例分为90.5%和82.7%。



图5 患者EFS数据

OS

中位OS尚未达到,ITT人群的12个月OS率为95.5%。


图6 ITT人群的OS数据

安全性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整体安全性良好,≥3级TEAE的发生率仅27.7%。同时,新辅助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并不会延迟根治性手术或影响患者对根治性手术的耐受性。



图7 安全性数据

研究结论

RC48-C017研究是首个显示HER2靶向ADC联合免疫治疗在MIBC新辅助治疗领域取得显著疗效的前瞻性研究,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HER2表达(IHC 1+/2+/3+)的MIBC新辅助治疗中展示出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支持在此类患者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专家简介


郭军 教授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 主任

  • 泌尿肿瘤内科 主任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国际黑色素瘤协会(MWS) 副主席

  • 欧洲肿瘤年会(ESMO)黑色素瘤与皮肤肿瘤分会 主席

  •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 CSCO前列腺癌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 CFDA国家药品注册 评审专家

  •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委员(抗肿瘤用药专业组)


何志嵩 教授

  •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会长

  • 中国抗癌协会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理事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肾癌专业委员副主任会委员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肾癌质控专家组组长

  •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盛锡楠 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

  •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临床科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泌尿系统肿瘤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肾癌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膀胱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 北京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泌尿肿瘤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编辑:Rudolf

审校:Kristen

排版:Uni

执行:Squid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