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绣是刺绣的
一种“活化石”
如今流传到运河畔的
水族马尾绣技艺
也已经成为了
通州区第六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6年马尾绣
与四大名绣
同批列入
国家级非遗名录
《运河之上》节目
带您一起穿越时空
走进马尾绣的世界
马尾绣作品
马尾绣是中国水族
妇女世代传承
具有民族特色的
传统刺绣工艺
2006年5月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申报的水族马尾绣
经国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遗名录
形式多样的马尾绣制品
马尾绣远看繁复
细看精美
涵盖各种动植物
和几何纹样
制作工序有六道
每一步却都很精密
我们回溯历史
水族的传统大节
贵州水族端节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就有赛马的习俗
养马赛马在水族
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
水族妇女这个过程中
因地制宜发明了
用马尾刺绣的工艺
马尾绣的原料马尾毛
节目中两位
年轻的非遗嘉宾
如数家珍的介绍
马尾绣如今在
在通州的发展
随着时代变迁
与过去崇尚黄色不同
如今马尾绣的主色调
也变成人们崇尚的中国红
同时也推出了
各种与通州传统文化
运河文化相关的
马尾绣产品
走进马尾绣的世界
仿佛回到那个年代
匠人们每一针一线
都藏着深厚的底蕴
在非遗传承路上
马尾绣不仅传承了
古老的刺绣技艺
更融入了现代元素
让它在新的时代里
折射出熠熠的光彩
融入通州运河元素的新潮马尾绣
通州马尾绣的
代表单位当推
通州丽鑫文化
在最近这几年
他们积极开展马尾绣
相关的培训活动
宣传传统刺绣非遗
同时不忘初心
开设非遗马尾绣
体验活动和学习课程
让更多人能够
体验马尾绣非凡的魅力
同时在运河畔
更多的95后00后
新生力量加入
马尾绣的设计、制作
让古老的非遗工艺
注入了新思维、新理念
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运河畔大有可为
嘉宾
马尾绣非遗文化讲师 张国静
马尾绣设计师 晁梦雪
节目回听
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