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近日遭受以色列军方持续空袭,当地局势急剧恶化。以色列军队多次侵犯黎巴嫩领空,对包括贝鲁特国际机场在内的多处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以军战机在过去72小时内发动超过50次空袭,造成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以色列特种部队还在黎巴嫩南部地区展开地面行动,暗杀哈马斯高层领导人,引发黎巴嫩真主党的强烈反应。
伊朗革命卫队发言人表示伊朗方面将采取“适当且必要的反制措施”。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力量已在黎以边境地区部署大量军事装备,并多次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弹。
随着地区局势持续恶化,黎巴嫩境内的外国公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联合国难民署统计,目前在黎巴嫩的外国公民中,美国公民约有8000人,集中在贝鲁特及其周边地区。这些美国公民多数是在黎巴嫩工作的商务人士、援助组织工作人员以及留学生。
美国国务院迅速采取行动,通过驻黎巴嫩使领馆发布最新的安全预警。使馆强调,考虑到当前局势的不可预测性,建议所有在黎美国公民立即采取行动,寻求安全撤离途径。
使馆于当地时间2月15日凌晨发布最高级别的旅行警告,要求在黎美国公民立即采取行动。使馆官员表示,考虑到当地机场可能随时关闭,建议美国公民尽快预订撤离航班,包括经由邻国的中转航线。使馆还建议那些暂时无法离开的美国公民做好长期避难准备,储备至少15天的食物、饮用水和必需药品。
为解决部分美国公民因经济原因无法及时撤离的困境,美国国务院启动“紧急遣返贷款”计划。符合条件的美国公民可以申请最高5000美元的紧急贷款,用于购买回国机票和必要的旅行费用。使馆方面表示,这笔贷款的审批程序将大幅简化,确保有需要的公民能够尽快获得资金支持。
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会派遣军队协助撤侨。使馆发言人在新闻简报会上强调,考虑到当前的地区局势,美国政府无法保证为在黎美国公民提供军事护送或紧急空运服务。
美国政府选择不进行军事撤侨,主要基于其当前面临的多重军事限制。美军目前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已接近极限。为应对区域局势,美军不得不从西太平洋调集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支援,但其护航力量明显不足。该航母战斗群的驱逐舰编队是从多个不同港口临时抽调组建,影响战斗群的整体作战能力。
原定接替罗斯福号的林肯号航母战斗群面临类似的困境。由于全球军事态势日益紧张,美军可调配的驱逐舰数量持续减少。空军方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大量战机因维护问题无法正常执勤。美军还需要保证对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物资运送,加剧运力不足的问题。
伊朗支持的武装组织已在黎巴嫩部署大量先进导弹系统。若美军在撤侨过程中遭遇导弹攻击,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损害美国的全球军事威信。五角大楼高级官员指出,在当前复杂的地区局势下,美国必须谨慎评估每一次军事行动带来的战略影响。
相比保护在黎美国公民的安全,美国更注重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特别是与以色列的同盟关系。这种战略取向也凸显出美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复杂角色,以及其在应对多重危机时面临的两难处境。
美国此次不派军队撤侨的决定或将对其未来的危机应对机制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国际关系专家指出,这一决定可能促使美国重新评估其全球军事部署策略,并推动其建立更有效的平民撤离机制。美国需要加强与盟国的协调合作,建立更可靠的区域危机应对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