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祁连山的雪峰上滚落,裹挟着远古的羌笛声。
在河西走廊的褶皱深处,有一颗被风沙打磨千年的璀璨明珠——敦煌。
2024年10月4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 摄
“来一次就会爱上。这是一座宝藏城市。”江苏游客甘雨泽说。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来一次就会爱上。”
莫高窟的崖壁上,佛陀的微笑已经持续了千年。那些飞天的裙裾,不是丝绸,是凝固的云彩。画工们的呼吸早已消散,但他们的心跳仍在壁画中回响。每一笔朱砂,都是对永恒的虔诚叩问。
2024年6月7日,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游客参观莫高窟复制洞窟第276窟壁画。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莫高窟无疑是敦煌最具标志性的瑰宝,这里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大漠里的艺术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说。
2024年10月3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 摄
“来一次就会爱上。”
月牙泉是沙漠的眼睛,依旧倒映着汉唐的明月。驼队曾经从这里经过,驼铃声串起长安与罗马的梦。丝绸是流动的彩虹,瓷器是凝固的月光,经卷里藏着智慧的种子,在欧亚大陆上生根发芽。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大漠风光,体验丝路风情,还可以品味莫高神韵,感悟敦煌文化。”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杨红说。
2023年11月15日拍摄的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雪景。张晓亮 摄
“来一次就会爱上。”
玉门关外,诗歌的种子早已随风飘散,在边塞诗人的笔下开出思念的花。而今,古朴隽秀的城市风貌、香气扑鼻的特色美食、玲琅满目的沙洲夜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吟唱的曲调里,更多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2024年8月17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夜市沙州食驿品尝地方名优小吃。张晓亮 摄
江苏游客甘雨泽说,“我觉得我对敦煌可能有点‘上瘾’,以后应该还会再来。”
敦煌宾馆副总经理王秀云说,“我这里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营业额能突破16万元,游客多了,我们的收入也高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杨红说,“推动敦煌实现从文化‘出圈’到产业‘破圈’的转型升级,为敦煌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1月27日晚,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夜市游览。张晓亮 摄
敦煌不是一座城,而是一个永恒的意象。她是大漠中的绿洲,是时光长河中的一方印章,盖在华夏文明最绚丽的篇章上。
2023年11月15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欣赏雪景。(无人机照片) 张晓亮 摄
统筹:吴炜玲
编导:董琳娜
记者:马莎
视觉设计: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