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云集了中共四大纪念馆、鲁迅纪念馆、邮政博物馆等近20家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场馆,为了用好博物馆这张独有的文化名片,虹口区正在探索将学生课堂搬进博物馆的教学模式。通过深入挖掘社会资源,以文化引领学校大思政课工作。


下午,华师大一附中的同学们走进了坐落于今潮8弄滨港中心的趣看美术馆,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参观《栋梁----梁思成与林徽因学术文献展》,一边共同探究中国的古建筑之美。


在展厅里,同学们带着曹思绮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单,近距离观察中国古建筑独乐寺、佛光寺的建筑模型,以探究的形式学习了解中国古建筑所独有的"斗拱"结构。展览上的首次亮相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营造法式》手稿与测绘图等展品,也让大家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两位大师守护中国古建筑的家国之情。


曹思绮老师说,场馆中的资源是和课堂上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在场馆中面对活生生的展品,同学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感受到教学的内容,可以及时地进行追问。比如这次的斗拱结构,为什么运用在不同建筑的屋顶上外形会不一样,是出于排水的考虑吗?具体像这样一个构件是怎么样帮助排水呢?面对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去进行一个深度的探索。


学生们也说,关于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之前都是在图片和视频中看到过,现在曹老师把大家带到展览现场,通过展品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尤其是看到两位大师在当时的战乱年代,在没有这么多科技辅助工具的情况下,能手绘出这样精准细致的图纸,感觉到非常震撼。


虹口区云集了近20家场馆,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虹口区推出了"虹口是座博物馆"主题艺文活动,并尝试着把学生课堂搬进博物馆,在文教结合上进行更多探索,写好"社会大美育"的篇章。


虹口区中学艺术教研员施荣表示,场馆教育能够是多元化的,走进场馆不光是一个简单的参观,带着任务清单去探索,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长远的,也会终身受益。未来,虹口区将结合现有场馆资源,开拓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让更多博物馆走进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

看看新闻记者: 汤铭

编辑: 汤铭

责编: 李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