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随着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方城县博望镇涌现出一批眼界宽、思路活、头脑灵、见识广的新农人,前荒村的曾现伟就是“新农人”当中的佼佼者。20年前,他带头种起黄金梨,当上村干部之后,他不但种好自己的梨园子,还把一颗心操在全村的梨产业上。经过多方努力,黄金梨成为前荒村的“黄金产业”,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初春季节,乍暖还寒。这天一大早,曾现伟就来到了梨园里,他告诉记者:“春季是梨园管理的黄金时期,我在搞好自家梨园管理的同时,还经常到别家的梨园里看一看,帮助他们搞好修剪、拉枝、病虫防治、施肥,只有把握好这些关健环节,才能夺取梨园高产高效。”曾现伟提起梨园管理头头是道。

“春季梨园修剪有几句顺口溜,叫作“南不留上,北不留下;南不留高,北不留低;去粗留细,去直留斜……这是春季剪枝的原则。另外,趁着墒情好,你得抓紧搞好春耕施肥,不但补充营养,而且有利于活化土壤,……”在村民李中心的梨园里,曾现伟边讲解边示范,附近的种梨户闻讯都聚拢过来。

种植经验丰富的曾现伟谈起梨园管理样样在行,善于求经问计,勤于实践操作让他的“肚子里装满技术”。

2003年,在外打工的他听说家乡开始种植黄金梨,而且前景不错,就放弃年薪20多万的工作,回乡当起村主任,帮助原任党支部书记发展黄金梨规模种植。在此过程中,他带头成立了南阳市胡家荒黄金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博望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他把自己的50亩黄金梨园当试验田,为解决技术不精的问题,他一方面自费到郑州、南阳等地拜专家为师,潜心学习种植技术,另一方面请专家教授到梨园里现场指导,举办“田间课堂”,每年培训农民300多人(次),河南农大还在他的梨园设立了试验示范基地,许多新技术、新品种都在此试验成功后再全面推广应用。几年来,先后推广应用新法修剪、梨园搭架、病虫害生物防治、梨果二次套袋、土农药配制等新技术16项,梨园增产因素中,科技因素达到16.7%。

到2021年,博望镇的黄金梨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前荒村的3400亩耕地中,梨园面积占3200百亩。精明的曾现伟从产业大发展中看到,虽说黄金梨具有色香味俱全、营养价值独居一格的优势,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稳脚跟,必须有效运用科技手段,在提高黄金梨产量的同时,还要在提高内在质量上下苦功夫。同时,他注重运用网络宣传的“云端”手段,努力开拓国内外大市场。

“从2020年开始,我通过走出去学习、在家里拜师、参加镇办培训班等办法,努力学习电商销售知识,利用手机直播、短视频、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宣传手段广泛推介当地的黄金梨,每年通过电商销售梨产品150吨以上,销售价格提高15%左右。”曾现伟说:“每到黄金梨采摘季节,我和妻子白天摘梨,晚上分头搞直播,外人都说俺是夫妻主播”。

在黄金梨内在质量大幅提高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品牌,以品牌和质量求生存,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求得“有机果品”认证,2019年,曾现伟在镇村两级支持下,自掏腰包,分别到北京、郑州、方城等地与专家、教授沟通协调,终于拿到了“有机果品认证合格”的金字招牌。

“在2021年争取“国字号’荣誉过程中,曾现伟也没少出力,选送样品、撰写材料、沟通关系,他与镇有关领导配合,曾多次连夜奋战,最终,博望黄金梨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十批特色农产品,前荒村被评为全国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博望镇相关负责人说:“曾现伟对黄金梨产业的贡献有目其睹,为了发挥统筹的功能,拉长产业链条,管好黄金梨市场,把黄金梨产业做大做强,博望镇又成立了黄金梨协会,让曾现伟担任会长,这是众望所归啊。”

眼下,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在博望镇前荒村的梨园里更是热闹非凡,梨农们在他们的领路人曾现伟带领下,正朝着乡村振兴大目标,迈步在种梨致富的宽广大道上。(李善喜 李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