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尿毒症患者实施了振波球囊辅助下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标志着延庆区医院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强强联合,共克技术难关
日前,一名65岁的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此次因突发胸痛入院,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过相关检查发现,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其三支冠状动脉均严重钙化,前降支,右冠脉近中段重度狭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传统介入治疗手段如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在面对严重钙化病变时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血管夹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延庆区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决定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联合振波球囊技术为患者进行治疗。
手术过程中,两院专家团队首先对靶血管进行IVUS检查,证实血管壁全层深度钙化,多处形成360度钙化环。术中利用振波球囊对钙化病变部位进行充分预处理,震碎钙化斑块,改善血管顺应性,随后顺利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术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深度合作,惠及更多患者
自延庆区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展深度合作以来,双方共同致力于提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让延庆区医院冠脉介入治疗在手术数量、质量、难度上都得到迅速提高,2024年6月19日,医院顺利通过2024年度第一批次全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标志着延庆区医院在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方面达到国家级的标准要求。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是两院深度融合,实施同质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后所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郭丽君教授的指导下,延庆区医院心内科介入医疗团队快速掌握振波球囊技术,并建立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同时,借助医院苗圃科研平台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振波球囊技术在更多适应症中的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两院深度合作既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振波球囊技术将在延庆区医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更多冠心病患者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深化合作,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开展更多探索和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