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鞍,配好马。

小红书上的一篇笔记,标题为:为了Labubu,我想买人生第一只奢牌包。

这篇乍看是骗阅读量的笔记讨论度竟然过万,不少消费者争相晒出了因拥有了一枚价格百元的潮玩挂饰,因此入坑一件或多件价格过万的奢牌手袋。网友顺势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我确信,买‌Labubu和奢侈品的肯定是一个群体。


潮玩的风随着‌Labubu的爆火再次迎来了高点。年轻人开始热衷购入Labubu,并且给自己的娃买不同的“娃衣”大晒特晒。仿佛只有这样,才配得上自己熬夜抢到的辛劳和极佳手气开出来的隐藏款。这样来之不易的隐藏款,对应着二手市场交易价飞涨、十数倍的溢价仍旧一“bu”难求。


小红书@叁点半潮玩 ▐

韩国多位顶流女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连续晒出与Labubu的合照;泰国公主思蕊梵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也将该潮玩挂在爱马仕手袋上,引发外网热议,使其关注度持续走高。

凭借着名人与皇室的双重背书,迅速将Labubu塑造为“潮人密码”和财富象征,为品牌的身价暴涨再添一把火。霎时,海内外社交媒体上不断涌现相关话题,年轻群体争相在网络上晒出Labubu的身影。


中国女明星‌Labubu,在明星圈也是当之无愧的 顶流

微博@宋雨琦_Cookies923 ©woowTaylor▐

何况Labubu家族有着庞大的宇宙观和家族体系,如迪士尼、环球影城一样有完整的故事叙事。更重要的是‌Labubu家族将角色细分为男性、女性,甚至还有“上下级”“同父异母”“恋人”交织关系与“相互嫉妒”等复杂情感。

超强拟人化的背后,引发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包挂现象:Labubu可以覆盖消费者性别跨度,随着热度攀升,日渐取代奢侈品牌包挂。


清晨的巴塞罗那街头,

消费者为了拥有一只Labubu早已等候多时。

小红书@MomO ▐

包挂作为奢侈品的最佳入门选项,是不少消费者首次消费的单品。只不过在Luxury Shame的环境里,奢侈品购买力低迷,越来越多消费者找寻平替。Labubu的出现恰逢其时。令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通过DIY来彰显个性,依旧保持对文化类、潮流类消费产生兴趣。

毕竟在这个年代,一款标志性的单品更能引发共鸣;一款可爱的单品,更能勾起别人的赞美与关注。获得“这好可爱”的夸赞,也比收获有品位和有钱的标签更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Labubu的爱好者分为两类。一类人追逐入门的百元款“文化消费”,可以安心地凭借喜好选款购入,让消费者摆脱心理负担。一类是追逐溢价的“投资天才”,他们通常将联名款连盒端走,等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后再下场大赚一笔。

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公布的年度十大转卖商品中,Labubu高居榜首,其中隐藏款普遍溢价50-100倍。它与vans的联名款首当其冲,该款式发售价为760元,二手市场成交价7399.5元,价格暴涨870倍。


看到Labubu爆炒的价格,让不少人直呼“早知道”。

小红书@噗噗咔咔 ▐

二手市场的乱象让Labubu晋封为“千金配饰”,一如二十年前爆火的蒙奇奇。带有圈层属性的它是绝不能单独现身的,需得搭配爱马仕、CHANEL、LV才算“合理”。最令人艳羡的是小红书上有位江浙富姐发文称:棕色的娃,配LV老花最适合,还是金棕的Birkin更好?

一时不知道该羡慕她可以随手购入奢牌手袋,还是拥有最新款Labubu。动辄溢价50-100倍的潮玩,比黄金涨幅还快,年轻人将它奉为稳赚不赔的理财产品。并且,这绝不是一笔关上国门的生意,作为2024年十大成功出海品牌之一,泡泡玛特主攻地点是以泰国为主导的东南亚市场。


奢牌包与‌Labubu的组合,对潮玩圈层来说并不稀奇。

小红书@徐圆圆在这 ▐

曼谷的街头,Labubu的身影随处可见,有人把它挂在包上,有人带着它形象的金饰,甚至泰国寺庙也成了Labubu的天下。品牌抖音直播间里充斥着满屏的泰语,大意为:能否邮递到泰国,怎么样可以办理转运。Labubu甚至被泰国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当然,这与泡泡玛特的精准布局有着密切关系,主题门店、本土化营销稳抓消费者的错失恐惧症心理。比如新加坡鱼尾狮限定、可口可乐合作款皮肤,再加上品牌自身一代、二代、三代的快速迭新,让这只邪恶属性的兔子成为一些人眼里更被看好的买卖。


痴迷的泰国消费者将Labubu当作潮流纹在身上 ▐


对于黄牛和粉牛(粉丝兼黄牛)来说,‌Labubu是当之无愧的财神爷。

在纯爱战士眼中,‌Labubu则是成年人的阿贝贝,是轻量化消费带来的情绪价值。

它在年轻人的生活里与宠物猫狗承担同样的职能,为主人提供情绪价值和陪伴。尤其对于在异地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用拟人化的潮玩建立情感连接,用于深夜emo时聊以慰藉。


五月天的粉丝无论走南闯北都会带上标志性的“胡萝卜” ▐

如同追星女孩养娃,给棉花娃娃买衣服、帽子、平安锁;周末或假期,将乙游男主的小卡当作旅行搭子,安置在飞机窗边,餐桌角落,一起欣赏异国高空中的日出或美食。社交媒体上大量用户自发分享的养娃日常,成功推动了品牌情绪经济的口碑。

说到底,消费者不过也是想花小钱买陪伴罢了。如同昨日的暴力熊、hello kitty、玲娜贝儿,市面上陪伴玩具的款式层出不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轮新的抢购风潮。主角是谁,未必重要。

2024年夏天,情绪消费悄然成长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玩具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除了情绪价值外,还多次通过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网络上不少手工店可以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宠物毛发,做出和自家宠物一模一样的克隆玩具。


据博主透露,定制一款与自家宠物相似度极高的玩偶,

价格要四位数且需排队摇号。

小红书@每天800个心眼子 ▐

还有泰国出品的黄油小熊,2025春节档最受瞩目的哪吒与敖丙,不仅承载着文化内涵和情感依托,还能满足年轻人的文化认同、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只不过,近千元的手工定制、溢价数百倍的潮玩引发的疯狂,堪称市场经济“致幻剂”。

利润的诱惑驱使散客前仆后继地涌入市场,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妄图买断,营造‌Labubu一件难求的假象。 各类直播间虚虚实实的成交量,让不少新手充当了市场接盘侠。 抱着侥幸心理的老手,在新款发布当日的凌晨两点就蹲守在店门外,等待着开门营业后一拥而上。 只不过,这场轻量化消费撬动的百亿市场,最终赢的只有资本与理性收手。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小红书 / 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