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仿照《黄鹤楼》写了一首七律,是所有AI诗中水平最高的。
崔颢的《黄鹤楼》闻名遐迩,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在很多诗词排行榜中都位居榜首,至少能进入前十。
唐朝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以虚实相生的笔法抒写乡关之思,被严羽等诗评家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果然名不虚传。
我给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下了一个指令:依照崔颢的《黄鹤楼》写一首七律,不要引用原诗句,不要拘泥于原诗的结构,水平和意境要超过原诗。
于是DeepSeek思考片刻,写了下面这首《登凤凰台怀古》,读后令我大吃一惊。
DeepSeek的《登凤凰台怀古》
凤凰台上暮云收,六代兴亡逐水流。
星斗阑干秦汉垒,烟波浩荡楚吴舟。
千年江月沉金锁,一夜渔歌动玉楼。
莫向空台悲逝鹤,西风已老白蘋洲。
DeepSeek这首诗突破崔颢原作的结构定式,首联以“凤凰台”对应“黄鹤楼”却另辟时空维度,颔联星斗烟波构建宏阔历史图景,颈联江月渔歌暗转当下时空。
尾联反用“空余黄鹤楼”的悲慨,以西风白蘋作结,在苍茫中透出历史循环的彻悟。
全诗以“暮云-星斗-江月-西风”构建时间纵深,较原诗更多哲理性思考。
“诗仙”李白游遍天下,当他游览黄鹤楼时,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提笔就要题诗,但抬头望见崔颢的《黄鹤楼》大吃一惊,无奈搁笔而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
这就是李白,他明知超越不了崔颢的《黄鹤楼》,干脆不如不写。
当李白游历到金陵的凤凰台,终于有机会出一口恶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历来被对比着读,普遍的看法是两首诗水平相当,伯仲之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DeepSeek的《登凤凰台怀古》是迄今为止我读到的水平最高的AI诗,不知道李白读到这首诗会有何感想?我想他至少也会大吃一惊。
朋友们,你觉得DeepSeek的《登凤凰台怀古》这首诗水平如何?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DeepSeek的《登凤凰台怀古》你分别给打多少分?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