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时序更替,岁物丰成。在新的起点上,回望2024,这一年:肥西县砥砺前行,紧扣建设“农业强县”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2024年,肥西县荣获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合肥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等称号。2024年,肥西县农业总产值119.84亿元,同比增长4.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全市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增速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72元,增速6.9%,总量全市第一、全省第三。
农业发展焕发新活力
这一年:粮食安全根基稳固,饭碗端得更牢。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2万亩,总产高达43.5万吨,唱响丰收赞歌。“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融合发展,5.7万亩高标准农田展开新画卷,高店镇率先成为全市首个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乡镇。新建高店新河等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服务近10万亩农田耕作,种业科技园建设快马加鞭,种质科创谷正式投入运营,省农科院水稻所在肥西“安家落户”,县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建设村新建高标准农田。
这一年,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振兴硕果盈枝。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高质量推进,山南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立项名单,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五星果品、长寿菜泡菜基地等13个项目签约落地。王仁和米线升级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华莱士、莱牧乳业等项目相继投产,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王仁和长寿菜泡菜基地。
乡村建设展现新面貌
这一年,乡村建设全面起势,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征程上,肥西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肥西乡村的颜值和内涵发生双“蝶变”。三岗村等5个精品示范村建设加快推进,8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15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完成。立足各村实际和资源特色,用活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增强造血功能,巩固和美乡村建设成果。
双井中心村。
这一年,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家园美如画卷。大力推动“小厕所、大民生”,完成改厕2645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以上,完成10座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62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管护机制日益完善,月考核、季通报、年总评,让乡村管理更加精细化,村庄干净整洁成为常态。
三河镇改厕现场教学示范点。
农民增收谱写新篇章
这一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致富根基扎实。衔接资金项目产业发展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大比武“高手云集”,农业综合体、高端民宿、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新增家庭农场396个,农民合作社31个,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09个。
高庄碧根果产业园项目。
这一年,农村改革蹄疾步稳,活力充分涌动。遴选紫蓬镇永久、紫蓬山吴山口、花岗镇芮店、铭传乡启明等4个片区,举办专题推介会,谋划建设艺术集聚区、专家小院等项目,让乡村资源焕发新生。2024年,全县231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4.62亿元,经营收益1.72亿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居全覆盖;经营性收入100万以上村212个,占比91.8%。农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紫蓬山吴山口片区。
大地回春,孕育希望。2024年,希望的田野上绽放了最美的风景。2025年,肥西满怀希望与信心奔赴新的征程,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而努力奋斗!(肥农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