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精彩了!”2月12日元宵节当日,北京白纸坊太狮、浙江浦江板凳龙、福建连城姑田游大龙和陕西老庙老鼓在北京中轴线轮番亮相。在热闹的锣鼓声中,展演队伍从奥林匹克公园北顶娘娘庙一路巡游至鸟巢南广场一线,引得现场观众连连赞叹。


姑田游大龙队伍浩浩荡荡

在巡游队伍中,一条由140人组成、长约180米的“大龙”浩浩荡荡,极为壮观。“此次展演的大龙共36节,由传承人华丕煊师傅带领23人的扎龙团队,用3天时间在北京就地制作完成。”福建省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傅晓冬介绍,连城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内容包括迎接“公爹”、制作大龙、游前准备、出龙、游龙、烧龙等。

姑田游大龙作为闽西客家元宵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傅晓冬说:“近年来,姑田大龙除了在本地节庆活动巡游之外,还参加全国各地的公益活动进行推广宣传,比如2015年到了中国台湾巡游,今年1月份走进了贵州村超开幕式等,此次是姑田大龙首次受邀走进北京。”


浦江板凳龙不断变换阵式

另一边,来自浙江的龙舞(浦江板凳龙)同样震撼全场,这条长达120余米的板凳龙集合了诸多浦江元素的水墨画作和书法,百余名舞龙队员默契配合,熟练变换着阵式。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轩虹介绍:“龙身上鱼跃龙门、仙华山美景、事事如意等寓意吉祥的图案由全县23位中书协、中美协老师完成,充分展现浦江书画之乡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此次进京展演,不仅是对浦江板凳龙这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陕西富平老庙老鼓在表演中

在陕西富平老庙老鼓的表演队伍中,11岁的蒋东辰充满感染力的表演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我们村,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到7、8岁的孩童,大多数会打鼓。”富平县老庙镇尹家村党支部书记田大鹏介绍。2006年,老庙老鼓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鼓由秦代大将王翦的战鼓演变而来,经过历代老艺人的薪火相传、演变与丰富,形成了特有的老鼓艺术风格,主要用于春节祈福、艺术表演和各种庆典活动。近年来,老庙老鼓也在周边各村快速发展,组建了近30支鼓队,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此次活动作为2025“京彩中轴线非遗过大年”系列非遗特色春节庆祝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主办,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管理委员会、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编校:范晓华,审读:郭丽

/ / / / /

/ / / / /

/ /

/ / / / /

/ / /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