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2月15日至2月16日,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唱”进国家大剧院。

此次北方昆曲剧院展演的昆剧《游园·惊梦》是“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的一部分。该剧深入挖掘汤显祖《牡丹亭》中的经典文本,同时融合《牡丹亭》演出本中的“花神堆花”等戏剧元素,参考大量宫廷文献,由一批青年昆曲演员登台表演。此前,该剧曾在正乙祠戏楼上演。

“新编版多了很多花神的戏,没想到这些花神能够一一对应。”90后观众王先生说,上学时自己看过《牡丹亭》戏曲的文本,也在网络上看过戏曲演绎视频,此次是第一次现场观看展演,对腾空而起的阎王、花神们的群戏印象很深。


2月15日晚,昆剧《游园·惊梦》演出接近尾声,台下观众记录演员谢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该剧制作人、导演张鹏介绍,从小而精、小而美的正乙祠换到国家大剧院,主创团队要在编排、声音、灯光、舞台调度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此次大剧院版的展演中,饰演阎王的演员吊起威亚,在空中与杜丽娘对戏,这是在老戏楼中难以实现的,这样的编排更符合大空间,也给游园惊梦增加了如梦似幻的感觉。此外,十二花神参考了老昆曲中的表现,将经典复原到现代舞台中。


2月15日晚,昆剧《游园·惊梦》演出结束后,主创团队登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他还提到,此次展演中,主创团队体现了以老带新传承昆曲之美。例如,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汪世瑜担任该剧艺术总监,国家一级作曲周友良担任该剧的音乐总监,而演员中不乏80后、90后、00后青年演员。“我们要多让年轻人在台上历练,”张鹏说。

当前,“演艺之都”北京持续焕发光彩,北京着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用多部好戏擦亮“大戏看北京”品牌。


2月15日晚,昆剧《游园·惊梦》演出结束后,演员谢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