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达州至福建泉州的川航3U6979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身体不适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
对此,川航今日回应称,该航班乘务人员在飞机下降进行安全检查阶段,发现坐在40C座位的乘客(女性,61岁)无应答。乘务组广播寻找医生,但客舱乘客中没有医务人员;同步按程序为旅客吸氧并实施心肺复苏。飞机于11分钟后落地泉州晋江机场,地面急救人员上机接替乘务组进行急救处置。15分钟后,急救人员用担架将该乘客抬下飞机。公司委托地面人员陪同送医救治,协同家属及公安部门配合做好后续事宜。
该旅客家属则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寻找目击证人,称医生说老人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脉搏和心跳了,院方给出的死亡原因是非正常死亡,猝死。
这一事件引发了大众对老人乘飞机有何规定或限制的关注。记者咨询多家航司的官方客服人员发现,大多数航司对老年人乘坐飞机并没有特别的年龄限制,对老年人也无强制提供健康证明要求,但对申请一些特殊医疗服务的旅客,需要提供医疗证明或者诊断证明。
比如四川航空客服就表示,对于老年人购票乘机没有年龄限制,如果自行评估健康没有问题就可以乘机出行,但如果办理值机手续时,地面工作人员发现老人当天身体状况不适合乘机,可能会拒绝乘机。此外,如果老人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哮喘等不适宜乘机的病症,建议在旅行前应进行身体检查,确认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宜乘机。
国航客服人员表示,只要老人身体健康,适宜乘机,不会对老年人乘机给予限制,而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自身是否适合乘机,建议提前咨询医生。
东航客服称公司对老人购票乘机也没有年龄限制,但建议家人陪同,家人也帮助提前评估老人是否适合乘机。
南航和海航客服人员也告诉记者,身体健康或无特殊服务要求的年长旅客,无须提供健康证明,同其他旅客一样购票乘机即可,如果飞机上有突发状况,机组也会尽量协助;如果申请特殊服务,比如机上吸氧服务,需要提供医生出具的《需氧证明》。
据《民用航空法》第124条,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过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伤亡的,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旅客的人身伤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状况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不过,《民法典》第822条也对航空公司作出相关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承运人对疾病或遇险旅客负有救助义务。救助义务非无限扩大,具体看是否符合民航规章的要求,是否合理可行,只要履行了救助义务,无论结果如何,承运人亦不承担责任。
据记者了解,部分航司会在购票页面或值机时要求乘客(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勾选健康声明(比如“是否有重大疾病或手术史”),签署《免责声明书》。如果乘客在飞行过程中突发疾病,飞机上的机组会启动紧急医疗处置程序,联系飞机上的医务专业人员和地面的医疗支持,并根据《应急处置手册》采取急救措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继续飞行还是临时备降。而在日常的培训中,空乘人员也会学习基本的医学救护常识。
不过,多位行业内人士建议,虽然航空公司对老年人乘坐飞机没有提供相关健康证明的强制要求,但对于高龄或健康风险较高,以及近期有重大疾病史或者手术史的乘客,建议提前准备医疗证明文件并主动联系航司报备。乘机安全以个人健康评估为前提,尤其是75岁以上老人,建议携带近期体检报告或医院开具《适宜乘机证明》,虽然航司对此并无强制,但如果因未如实申报健康问题导致航班返航,备降等,乘客或需要承担责任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