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互联网的宣传以及“军工热”,国防七子的录取分数水涨船高,尤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这三所,生源质量今非昔比。

以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着首都的地理位置优势,独居鳌头,毕竟出了校门就是科技公司,不仅仅找工作方便,找实习锻炼一下自己也容易,因此北航的录取分数高有高的道理。

不过,自从哈工大开设深圳校区,该校区的录取分数一年比一年高,短短三五年就反超了本部,甚至反超了北航/同济等等,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哈工大多了个“c9”的名号,c9院校之间互相保研、夏令营活动,甚至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c9院校的毕业生免笔试,直接面试,让不少学生放弃了其它院校,选择了哈工大或者西交。


那么,放弃哈工大,选择北航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我在北航待了6年半,沙河三年,海淀三年半,大四时候开始跟着研究生导师干活,其实也就是做些理论研究和写论文,这也毕业三年半了。

那些年,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各种奖学金、荣誉都拿了不少,但是感觉没了生活。

举个例子,国庆的时候,学院路上一排的高校都张灯结彩,把自己的大门打扮的漂漂亮亮,只有北航,依然是老样子,有些时候,连盆花也不放。

但是,北航真的可以给你带来最优质的学习氛围,因为基础课的老师们很负责任,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学习,不上进就会被班主任约谈。

另外,绝大多数人都怀着一颗致力航天\航空的心(至少在学校的时候是这样的,尤其是本科阶段),因此如果你愿意,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毕竟北航的老师多多少少都有些国防背景,当然,如果想国防报国的话,还是需要继续深造的。

最后,我毕业之后,没去院所,但是每每看到那些为国奉献的人们,依然会感动得忍不住点个赞。

这些年的北航生活,可能是溶于血液,刻在骨子里的,教会你,踏踏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做人。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之前一直觉得如果报考之前多上上网,估计就不会来北航了,总是后悔没去中科大,但是现在时间久了就慢慢觉得北航还真挺不错的。

放下那些槽点: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关怀/多元化/出国受挫不讲(这些也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本科教学质量真的可以,学院请的都是北大/清华或者其他学校非常厉害的数学老师给我们讲数分和线代,其他课的教学水平也是真的很棒,所以说起码读了一年后有很大收获。

身边的同学们也都特别好,本以为大学同学会淡如水,但是其实大家都很热情开朗、快乐温暖的!

其他的就是学院路这边真的地儿小、人多,再加上还对外开放,每天生活体验不太好,但是食堂好吃极啦,宿舍也特别特别豪华(起码我们院是)。

总而言之在北航的日子里每天都很难——各种课业非常多,而且考试从来不放水,找老师改分儿也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也正因为这些太难了,所以gpa非常重要,也间接导致了很多人除了gpa什么都不看重,这也是工科生一个弊端吧……

但我觉得如果自己有意识让自己多元发展、丰富自己文化生活,在北航读书也是件挺好的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