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老长安~


前阵子我一直以为我穿越了,因为我总记得“有钱时髦小姨”这种短视频人设已经火过一轮了。

就是之前很火的那个,“不婚主义的小姨给晚辈们发红包”,“小姨”一身大红端坐在沙发上,捏着一大叠子钱挨个给家里的小孩发。


今年过年的时候,这种“时髦小姨”人设又一次成了“顶流”,而且衍生出了一摞又一摞的变体,还出现了各种“战衣”、“战袍”、“战(美)甲”,也不知道究竟是要跟谁去干仗。

在“给钱”这件事上也是水涨船高,初代“有钱时髦小姨”一个孩子给六百已经算是天花板,现在版本的“有钱时髦小姨”,600已经拿不出手了,进化到了对小孩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买什么都一口答应的程度。

财神奶来了都得感慨一句你们能不能别卷了。


当然互联网嘛,卷生卷死也正常,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隔壁视频里的小姨是散财童女,到我这我怎么不得头等舱起步。

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其实这里的“小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国外对此专门的研究里,将这种个体称为PANK(professional aunt, no kids),国内译为“潘克族”,可以统称所有一个大家庭里那个没结婚没孩子、有工作有事业的女性。

她们通常都以“不符合传统期待”的形象出现,神秘、潇洒又独特,平时不常出现在家里小辈眼前,一出现就是惹人注目,不好惹,但很有爱。

也不一定必须是“小姨”,小姑也可以,大姑大姨也可以。

这个也是有一定渊源的,在过去的欧美,女性有更多的继承权,家里如果底子厚,父母过世后就有机会拿到大笔遗产,人到中年有可能一夜变成小有财富的女人,足以支撑她们余生都不结婚不生孩子。

也因为没孩子,她们会比较关照家族里的小辈,描述那个年代的欧美流行小说/影视剧里,很常见女主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个有钱又不婚的女亲戚,这个女亲戚会带她见识更大的世界,帮助她更好地成长,也带给她不一样的女性思想。

2019年版的《小妇人》里,女主家的姨妈被问到“你就没结婚”时,就干脆利落地回了一句“因为老娘有钱”。


总之这类女性的特质就是,远远不同于我们在一个大家庭中常见的“传统女性”,不囿于厨房与家务,独力生存,眼界开阔观念新潮,在小辈们眼中,自然就是比较特殊的存在。

“有钱时髦小姨”算是咱们这里的专供版本。

之所以这个人设选择了“小姨”,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小姨”与晚辈的年纪是相对更接近的。

“小姨”更年轻,更容易与晚辈有共同语言,相比更年长的长辈,她们也更容易带着新时代的活力、更有意愿与晚辈平等对话,如果这个“小姨”本身就是离经叛道的人,就更符合很多女生对自我的憧憬与想象。

换句话说,真实的“小姨”是什么样,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流行文化中的“小姨”,是年轻女生的一种代偿。

所以这种形象,在女性视角的影视剧里非常多见。

电视剧《流金岁月》里,刘诗诗演的蒋南孙就有袁泉这样一个小姨,人格与经济都高度独立,不仅自己的事务打理得雷厉风行,在蒋南孙遇到困惑时也能用最和善的方式为她指点迷津。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也用一定的篇幅塑造了女主的“时髦小姨”,49岁、单身没孩子、事业有成、性格洒脱。

虽然按年龄设定,这两人的年龄差并不算小,但剧选了几乎容颜不老的石田百合子(顺带一提,这姐在现实生活里也是猫狗双全的不婚富婆)来演,放在一起更像大女主三五岁的姐姐(下图右边那位,你敢信这是55岁的女演员)。


最近的新剧《国色芳华》,董洁也演了一个这样的小姨。

虽然是男主的小姨,但剧情上等于是给女主量身定做的助力,十八岁死了老公,独自四海经商、积攒产业无数,待人接物非常通透,基本属于女主的理想型目标。

一出场就是四个男人围着伺候,直接把“小姨”人设拉满了。


这样的角色往往都很容易出彩,也很容易吸引关注。而这类角色的设置,也是切中了很多女性观众对“单身小姨”这种形象的期待。

它具备年轻女生最渴望的两面,一面是一种不同于“妈妈”或者其他女性长辈的爱,没有太多规训和说教,没有相处的压力,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带你吃喝玩乐,也不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威严来强调两者之间的地位差异。

就像是一个很好的朋友,而这个朋友又非常成熟、非常可靠。

另一面是女性在“妻子”、“母亲”这些传统身份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没有婚姻、育儿与家庭事务的损耗,不被世俗限制,自给自足,活得独立而精彩,坚强又善良,是一个美好的榜样。

内核上,这是一件好事。

但当“单身小姨”经过一轮轮内卷,完全跟“有钱时髦”挂钩之后,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有钱时髦小姨”的设定里,“有钱”似乎才是那个最重要的元素,这个人设能火出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里面的“小姨”发红包不眨眼,出手阔绰。

这就直接抬高了“单身小姨”的门槛,抬手不拿出十几张红纸币,你有什么资格当“小姨”,别人家小姨都给晚辈送房子了,你看看你自己。

而“单身小姨”这种人设身上最可贵的特性——不被传统观念规训、勇敢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为其他女性建立对自我的想象,以及在传统两性文化里做这样一个“小姨”所要面对的压力与苦痛,统统都被消解了。

最后还是变成了一场围绕着“钱”的游戏,对“有钱时髦小姨”的追捧,说难听点不过也就是盯准了单身女性的钱包。她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无所谓,她能拿出钱来就行。

顺便也形成了另一种专属于单身女性的规训,你说你不结婚不生孩子,那好,你必须特别有钱特别成功,我们才能承认你,你必须待晚辈特别好,库库往外撒钱,他们才会喜欢你。

就好像有的情况下,其他长辈会鼓动小孩子去问“小姨你不结婚老了怎么办”、“你的钱给谁”,在我看来也很冒犯又恶心,人还活着呢,就看上她的钱了,言外之意不过还是“你还是要有个孩子”、“你要没孩子钱可就便宜我们了”。

所以这股“时髦单身小姨”的风潮下,也有女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不想被这样规训,这小姨谁爱当谁当吧,反正我不当。


毕竟,小姨只是小姨,小姨不是哪个晚辈的亲生爹妈,没有看小姨有钱就贴上去腆着脸要的道理。

毕竟,不是只有足够成功足够有钱才能做那个人人夸赞的“小姨”,她只要不作奸犯科不坑害别人,她就是成功的、独立的、值得被关心的,现实里不那么有钱的小姨比比皆是,她们一样也可以是被爱的“小姨”。

毕竟,单身是女性的一种选择,无可指摘也不欠谁任何东西,根本不需要用“混得很成功”来维持自己单身的合理性。

在这股邪风的裹挟下,我看很多身为“单身姑姨”的女性都被迫给出大额的红包或者昂贵的礼物,有个女生手头一共也没多少钱,光给侄子侄女发红包就发出去一千五。

这都是没有必要的,女性在社会上要以单身的姿态好好活着,本就不容易,多关心自己才是正经,没有任何必要为了一年就见一次面、以后往来也很少的晚辈掏空钱包,也没有任何必要去自证优雅体面。

关系很好的孩子也就罢了,除此之外,要小心被这种人设所代表的新规则绑架。

所以我慢慢也开始讨厌“有钱时髦小姨”这种东西,本质上这还是在鼓吹金钱至上,给女性的独立之路层层加码,也无形中制造了“没太多钱也不是很漂亮”的女性与“完美女性”的对立。

不该是这样的,“单身小姨”的初衷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是帮助我们看到女性身上的更多可能,也看到妈妈等等身陷不幸婚姻的女性长辈的难处,不能是否定其他女性,也不能是又形成单一的女性形象。

影视剧里对“多金单身小姨”的塑造,就已经有些过度了,好不容易女性有了多元的模板,不能从一个坑又跳进另一个坑。

(本文封面图来自电视剧《流金岁月》)

多说一点

说白了

如果“有钱时髦小姨”的人设

是给女性带去追寻自我的勇气

那就没关系

如果这种人设

最后却给女性带去了

更多的压力

那就扯淡了

什么样的小姨

都是小姨

不拿着一摞红钞票的女人

也是女人

另外

最近公号展示逻辑又有调整

想第一时间看文的童鞋

麻烦送我个小星星~

找到「烟波」这个号的页面

右上角有三个点,点一下

弹出窗口选“设为星标”,就OK啦~

顺便也请大家随手多点点

右下角的「在看」和「赞」

先谢谢大家~

烟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