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北省安国市西城镇西寇村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寇村党支部书记张鹏正带领合作社工人,有条不紊地将新做好的挂面上架晾晒。
据了解,西寇村的抻条挂面是保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细如发丝、洁白清透、耐煮不烂、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著称。此前,虽有十几户村民从事抻条挂面制作,但受限于交通与推广不足,销量平平、知名度不高。
张鹏在了解产业情况后,积极探索发展路径,成立安国市西寇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注册商标,融合安国的药材资源优势,精心研发出祁山药、乌梅、桑葚、枸杞桂圆和石斛五种契合大健康市场需求的药膳挂面,全力打响非遗文化与安国药膳两大品牌。
“以前,我们村进出仅有两条狭窄的水泥路,交通条件严重制约着村庄发展,村民出行与农产品运输极为不便。”张鹏说,随着安国市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的稳步推进,一条6米宽的柏油路在西寇村顺利建成,打破了交通瓶颈,为村子发展铺就了一条希望之路。
如今,从安国城区出发,沿着288乡道与新扩建的村道驱车前行,短短20多分钟便能直达合作社门口。交通的便捷为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
“2024年底,我们顺势举办了抻条挂面文化节和年货采购节,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地客户,全年挂面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盈利超过20万元。”张鹏说。
近年来,安国市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持续发力,累计投入3亿元,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达208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客货邮”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通过完善交通路网体系,成功打通城乡双向流通的“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该市已开通12条“客货邮”专线,建成104个农村“客货邮”村级站点,实现客运班车代运邮件、村级物流节点共享,构建起“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集约化运输网络。这种模式有效攻克了农村物流成本高、时效差的难题,使农村物流成本降低幅度超过30%,日均配送效率提升50%,有力推动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成功激活冷链物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纽带,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现在,我们村的挂面不仅能通过同城配送车轻松进入超市商店,还能借助快递发往全国各地。今年,我们正筹备扩大生产规模,下一步还打算开展挂面研学旅游,进一步挖掘产业潜力。”张鹏说。
安国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安建辉介绍,该局将充分利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全力打造物流快递进村民生工程,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实现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杨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