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在张雷老师的指导下,郭瑞鸣同学在榆林民俗博物馆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榆林民俗博物馆,承载着深厚的陕北民俗文化,是榆林人民生活智慧、传统习俗与精神信仰的物质化呈现。馆内丰富的藏品与场景复原,从古老的农耕器具到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从传统的陕北民居到独特的婚丧嫁娶用品,全方位展示了榆林地区千年来的民俗变迁。在当今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本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危机。“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主题,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与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通过走进榆林民俗博物馆开展活动,能让参与者深入了解陕北民俗文化的内涵,汲取文化养分,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丰富素材与生动案例。

郭瑞鸣同学邀请到了榆林民俗博物馆专业讲解员,进行馆内参观。讲解员详细介绍馆内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民俗寓意,如绥德石狮的雕刻艺术、陕北剪纸的吉祥图案等,让参与者直观感受榆林民俗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设置陕北民歌演唱、陕北说书表演等互动环节,邀请民间艺人现场教学,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陕北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同时,博物馆安排剪纸、面花制作等手工体验活动,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郭瑞鸣同学亲手制作民俗手工艺品,深入了解传统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一展区展示了老榆林的农耕工具、灌溉器具、农作物标本等,呈现陕北传统农耕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历程。


第二展区通过展示各类传统炊具、餐具、食物加工工具以及特色美食的制作工艺,介绍陕北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风味小吃。


第三展区陈列着陕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服饰、配饰,如羊皮袄、肚兜、绣花鞋等,展现其独特的服饰风格和制作技艺。



第四展区以模型、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陕北窑洞、四合院等传统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造工艺,以及室内陈设和生活用具。


第五展区展出传统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如马车、牛车、独轮车等,介绍陕北地区的交通方式和运输文化。


第六展区展示了陕北地区的民间神祗、祭祀用品和仪式道具等,揭示民间祭祀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第七展区集中展示陕北剪纸、刺绣、石雕、木雕、柳编等民间工艺品和艺术作品,以及相关的制作工具和工艺流程。




第八展区通过场景复原、实物展示、图片文字等方式,介绍陕北地区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的习俗、礼仪和文化内涵。一件件充满回忆的特色藏品,彰显着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古老遗风。



本次活动以“探寻文化根源,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在榆林民俗博物馆顺利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文化认知层面来看,郭瑞鸣同学通过深度导览、民俗体验等环节,对榆林民俗文化有了全面且深入的认识,不仅了解了陕北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艺术形式,更深刻体会到民俗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念,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在互动交流方面,故事分享会和文创设计比赛为参与者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创意展示的平台。大家在分享家乡民俗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文创设计比赛则激发了参与者的创新思维,将古老的民俗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作品,为榆林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


未来,郭瑞鸣同学将汲取经验教训,优化活动流程与内容设置,举办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行动中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西安财经大学商学院

文案:郭瑞鸣

排版:郑静恩

责任编辑:郝滨桢 候丹萌 刘心语

审核:张雷 郝亚杰 鱼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