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抵达美国,就关税、移民等热点议题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同一天,印度放出风声,将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那么,莫迪选择在此时访美,究竟意欲何为?印度又为何要对中国钢铁下手?

当地时间2月12日,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结束第二天,印度总理莫迪就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成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第四位访美的外国领导人。据《印度时报》报道,美印两国领导人于当地时间13日下午在白宫举行会面并共进晚餐。在此期间,双方就关税、移民等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交换意见。



对在“特朗普1.0时代”就曾两度赴美访问,且近期还积极推进美印关系发展的莫迪政府来说,成为首批访美政客中的一员,也是其外交议程的优先事项。不过,此访能否助力美印关系回暖升温,还要看特朗普政府的最终决定。毕竟当前的美印关系正处在一个积极又复杂的微妙状态之中。

说美印关系“积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对所谓的“印太局势”保持高度关注,将印度视作优先级高于欧洲的关键战略伙伴;而说它“复杂”,则是因为奉行“美国优先”原则的特朗普,与致力于建设政治、经济大国的莫迪政府存在若干根本性矛盾,再加上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了近460亿美元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一旦特朗普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那么美印经贸关系必将遭到巨大冲击。



有分析认为,印度很可能是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后最危险的国家之一。这是因为印度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约为12%,远高于美国的2.2%,且美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总量惊人。这意味着只要特朗普政府坚持消除贸易逆差,为美国商品争取一个所谓“公平”的贸易环境,那么印度出口业就将面临美方的沉重打击。

有分析指出,“对等关税”政策对印度出口贸易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莫迪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访美,就是希望美方能够看在印方的重要作用和合作诚意的面子上高抬贵手。要知道,访美前夕,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税削减措施,包括削减智能手机零部件关税、电动汽车电池所需材料关税、外国摩托车进口关税等等,这些给美国生产制造商带来了不少好处。



除此之外,印方还“心平气和”地接收了美方强制遣返回国的104名印度非法移民,并表示印度致力于同美国合作阻止非法移民。由此可见,印度政府这一系列举动与早些时候访美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如出一辙。对致力于深化美印合作关系的莫迪政府来说,如果能用投资、关税上的让步换取美方网开一面,放宽对印度商品的关税打压,那么印方愿意作出一些牺牲也就不奇怪了。

不仅如此,为了讨好特朗普政府,印度也准备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据印度钢铁部长12日介绍,由于中国进口钢铁对印度国内生产商构成“严峻挑战”,印度可能最快在六个月内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征收15%至25%的临时关税。

在美国宣布全面加征25%钢铝关税的背景下,莫迪政府对中国钢铁出手,是因为印度进口的钢材中有三分之一都来自中国。要知道,全球钢铁市场需求低迷,印度钢铁出口量已经连续几个月呈下滑趋势。如今,美国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印度制造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莫迪政府也只能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转嫁危机,将这笔关税开支转嫁到中方厂商身上。



不过,有分析称,莫迪政府此举在短期内能够保护印度钢铁企业,但从长期来看,则不利于自身的升级换代和产业发展。更何况,中印关系刚刚所有回暖升温,此时莫迪政府跟随美方的遏华步伐,最终也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