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美国之行告一段落,印度总理莫迪依旧未能从特朗普手中争取到最想要的特殊待遇。眼见全球“贸易战2.0时代”即将拉开序幕,中方却收到一个特殊信号。那么,莫迪在访美期间,与特朗普谈了哪些内容?美方又对中方说了什么?
当地时间2月13日,印度总理莫迪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访美之旅。当天,莫迪在华盛顿见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厅举行的这场元首会晤上,两国领导人就贸易、俄乌冲突、移民等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交换了意见。会后,特朗普承诺两国将继续在经济上强化联系,同时美国也将加大对印度的军售力度。
作为特朗普重返白宫这3个多星期以来,第四位获准访美的外国领导人,莫迪及其背后的印度,在美国外交战略布局中,无疑有着很高的优先级。不过,看重印度在所谓“印太战略”布局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意味着特朗普会对这位私交不错的老朋友网开一面。
据报道,莫迪政府承诺从美国进口更多石油、天然气,以此缩小两国之间贸易逆差。而此后特朗普虽然也答应增加数十亿美元对印军售,为印度空军提供F-35隐形战机,但印方最想要的特殊待遇——“关税优惠”美国并没有给。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当着莫迪的面,重申了美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那就是“不论印度对美国征收多少关税,美国都将对印度征收同样多的税”。有鉴于当天早些时候,特朗普刚签署“对等关税”政策,今后的美印关税税率将取决于印度政府对美国商品的态度,以及美方对双边经贸合作中“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认定。可以预见,印度出口业将迎来沉重的打击。
事实上,莫迪访美前夕,印度政府已经下调了部分美国商品的征税比重作为和谈诚意,尽管如此。打响关税战的特朗普依旧没有对印度手软。特朗普声称,他将确保消除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恢复美印经济关系的“公平与对等”,而这可以通过增加美国对印度的能源出口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会见莫迪的同一天,特朗普还向中俄两国发出邀请,称希望就减缓、停止制造核武器一事达成协议,让三个国家最终同意削减一半的国防预算。有分析认为,在美国政府呼吁北约盟友增加军费支出的背景下,特朗普这一目标很难达成。
毕竟美俄仅存的一项军控协议的续约前景并不乐观,中国也无意加入美俄此类条约。中方更是多次强调,要求中国参加三边军控谈判不公平、不合理、不可行。中方不会同意,也绝不接受任何胁迫与讹诈。
有分析指出,不论是核军控还是削减军费开支,都是特朗普对中俄两国的一种试探。这一举动背后蕴含的是美国希望强化自身军事实力,从而掌握军事霸权的野心。如果美方真的愿意为世界和平着想,那么应该做的是履行“大幅削减核武器”的责任,与各国友好合作,而不是单方面要求军费开支远低于美国的中俄作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