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吕俊成在上汽通用五菱点燃营销改革的火焰以来,已过去整整一年。这一年间,改革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销售体系,从人事调整到策略革新,无不透露出吕俊成对改变现状的决心。然而,尽管终端销量的增长和库存的显著下降为改革成果增添了几分亮色,但深层次的隐患与挑战却如同暗流涌动,不容忽视。
改革之初,吕俊成将产品营销中心视为改革创新的源头,力图通过这一核心机构的重组,构建一个为销量负责的联动体系。从数据上看,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上汽通用五菱总销量达154万辆,新能源销量更是突破80万辆大关,远超年初设定的70万辆目标。然而,这些光鲜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隐忧。
五菱红标,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商用车品牌,虽然仍保持着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但销量的微降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2024年其销量为59万辆,前一年则为63.9万辆。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五菱红标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恐难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而五菱银标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虽然整体规模有所增长,但低价车型为主的销量结构却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种依赖低价策略的市场定位,不仅限制了品牌形象的提升,也加剧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价格战。
更为严重的是,宝骏品牌的焕新之路走得并不顺畅。自2023年全面进军新能源市场以来,宝骏先后推出了多款车型,但市场表现却远未达到预期。悦也、云朵等高开低走的销量走势,以及悦也Plus、云海等车型在市场中的平淡表现,都暴露出宝骏在新能源市场中的乏力。
在2024年底、2025年初,宝骏还出现“刹车失灵”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彼时,众多2023款宝骏悦也的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反映问题称:“宝骏悦也出现了刹车失灵问题。”根据车主们发布的信息,涉事车辆主要集中在2023款宝骏悦也旗舰版和智尊版两个车型上。
1月4日,宝骏对事件做出回应,核心即是对“刹车失灵”的说法予以否认,随后在1月24日对涉事批次宝骏悦也召回,但长时间的舆论发酵已经对宝骏的品牌形象造成损伤。
此外,品牌向上的问题也是吕俊成改革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宝骏作为上汽通用五菱品牌向上的重要载体,其边缘化的现状使得五菱通过宝骏实现品牌向上的道路变得愈发艰难。而五菱银标体系中的非低价车型,如五菱星光系列,也未能承担起品牌向上的重任。尽管上汽通用五菱高管对五菱星光S寄予厚望,但现实却远未达到预期。
综上所述,吕俊成的营销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终端销量、增长了市场份额并减少了库存,但宝骏品牌的焕新遇阻、品牌向上乏力以及内部各板块存在的不同挑战等问题,都显示出改革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未来,上汽通用五菱需要在保持销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形象的提升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