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管有明 通讯员 严未)昨天,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邻社区辖区内维修和新增摄像头工作已全部完工,不仅修复了5处损坏监控,还新增了12处摄像头点位,填补了监控盲区,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
在上周的“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中,居民黄女士向宝邻社区反映,自己停在路面车位的车子被剐蹭,在找物业查看监控时,却发现事发地的监控已损坏,根本无法找到肇事者,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社区工作人员随后组织“海棠先锋”志愿者、物业负责人,对小区内所有摄像头进行了分区排查,看看摄像头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在排查中,工作人员发现黄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随着小区车辆增多,停车位紧张,车辆剐蹭事件时有发生。然而,部分区域的监控设备因年久失修或安装不到位,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视频证据,给居民财产保障带来了困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宝邻社区党支部通过社区、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四方协同”的方式召开研讨会,就如何优化小区监控布局、填补监控盲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规划。他们还积极走访居民,广泛收集大家对于监控布局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新增12处摄像头点位的方案。这些新增的摄像头将覆盖小区内的主要道路、公共区域以及此前的监控盲区,有效提升了小区的安全防范水平。
在社区党支部的统筹协调下,新增摄像头项目迅速落地,短短2天内,不仅修复了5处损坏的监控,新增的12处摄像头也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黄女士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现在停车更放心了。感谢社区和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此次宝邻社区党支部解决监控盲区问题,不仅是一次对居民诉求的及时回应,更是社区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接下来,我们‘海棠先锋’志愿者将携手物业工作人员加强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状态,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宝邻社区党支部书记曹履芳说,“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四方协同’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快速响应居民需求,切实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