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上海地铁

“先下后上”规则逐渐被遗忘的报道

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先下后上”名存实亡?

上下车乱象频发

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周,2月7日至12日,记者就此在工作日早高峰8点至10点与平峰下午1点至4点在地铁人民广场站、徐家汇站、世纪大道站、上海火车站等站点进行了观察与采访。

现场:车站广播已无“先下后上”

上下车多为“边上边下”

“先下后上”的前一步,是有序候车。上海地铁站台屏蔽门前区域均有中间“下车”区及两侧“候车”区标识。


不少乘客往往不在候车线内排队,而是直接站在“下车”箭头指向的区域。在上海火车站等大件行李较多的车站,甚至有乘客将行李箱等物品放在下车处堵路。


在列车到站后,完全的“先下后上”几乎绝迹,多为“边上边下”,也有门一开就“钻”上车的情况。

2月10日工作日早高峰期间的9号线徐家汇地铁站,记者更是亲历了一场上下车乘客的小冲突。列车门一开,上车的乘客就从中间和两边挤了上来,将下车乘客挤得找不到方向,只能大喊“先下后上懂不懂”,然后用双手强行开路进而引发口角。


在实际采访中,“先下后上”这条守则人尽皆知,乘客普遍认为“先下后上”避免了上下车人流对冲,减少了安全隐患,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不过也有部分年轻人认为,人流量较大时可以提倡“边上边下”“快上快下”。“有时候车上的人不急着下来,车下的人着急上去”。

运营方:删除提示事出有因

仍旧倡导文明乘车

2006年曾有报道,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高峰时段“请乘客们先下后上,有序乘车”这句宣传语的播放频率达到每分钟近10次。近日,随机乘坐上海地铁多条线路时却发现“先下后上”的提示不见了,站台广播只剩下“上下车当心缝隙,请注意脚下安全,门灯闪烁时请勿上下车”。


针对站台不播报“先下后上”提示语,2月13日上海地铁运营方表示,列车进站后自动触发的广播的确不再播报“先下后上”,从优先级更高的安全角度考虑,播报“上下车当心缝隙,请注意脚下安全。门灯闪烁时,请勿上下车”;但车站还是会根据站台的实际客流,人工进行“先下后上”提示。运营方表示,变更的原因之一是有乘客反映地铁播报内容过多,影响获取到站信息。

今年3月1日,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将开始施行,第五条仍旧保留了“乘车时应当先下后上”。


争议升级:规则与人性的博弈

网友们各有各的观点

支持强化秩序者

呼吁建立“不文明数据库”

通过人脸识别公示违规者


务实派则指出

部分乘客下车迟缓

地铁关门过快等现实问题

倒逼“抢上”行为


有通勤族分享策略:

“提前几站挪至车门

否则根本挤不下地铁”


争议蔓延至更广维度:

公交站台抢座、

无障碍电梯滥用、

让座礼仪缺失等现象

被接连提及


还有网友提及,孕妇上车,大多数人盯着手机,或假装盯着手机,目不斜视。


有市民痛心表示:“这些本是上海效率与温度并存的象征,如今却被‘灵活变通’消解。”


正如网友所言:“当所有人不再觉得‘不抢就吃亏’,社会才能真正有序。”


既要保证线路的高效畅达

又要确保客流安全、秩序井然

这需要运营方和广大乘客的共同努力

对于“先上后下”大家怎么看?

来源:话匣子综合自东方网、网友评论

编辑:周洁


好戏 | 《封神2》到底烂不烂?讲点不一样的

和丈夫闹到枪战的俄罗斯女首富,终于官宣离婚了

“我被朋友卖到园区搞电诈” | 对话回国服刑人员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