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君在摆弄相机。  记者 施含韵摄

本报记者 施含韵

2月14日,忙碌的不只有一对对前来登记的准新人,还有90后领证跟拍师朱敏君。

一个月前,方先生和蒋女士就在社交平台联系了朱敏君,邀请她见证并记录下他们爱情旅程中的重要时刻。“看这!”——两位新人面向镜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这样摆!”——在朱敏君耐心的动作指导下,新人不断变换拍照姿势,彼此间的默契与爱意生长。“特别好看!”——红色的结婚证、白色的头纱、五彩的鲜花,共同编织一场关于爱情、关于承诺、关于永恒的浪漫故事。这一刻,幸福具象化。

“因为热爱,我选了另一条人生路”

2011年,大学毕业季来临,朱敏君站在人生抉择路口,夹杂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即将步入社会,到底何去何从?

“我大学是学会计的,但不是特别喜欢这个专业,毕业的时候也没有找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身为常熟人,毕业后还未有落脚之处的朱敏君选择回到熟悉的家乡,开始自己的求职之旅。

不想从事“老本行”,那就换条路走。

“我那时候就想当摄影师,因为我很喜欢拍照,大学的时候就自己攒钱买了台卡片机,那是我第一台相机。”因为热爱,有了相机,也有了摄影师小朱。

半路出家,没有引路人,朱敏君就自学摄影。刚开始对不上焦,后来会调整色调、白平衡等参数,再后来慢慢会琢磨构图。拍风景、拍朋友、拍家人,在朱敏君的镜头里,每一个画面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情感和故事,表达着她对生活的感悟与细腻观察。

她靠着作品找机会。经过一次次面试,一家传媒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与热爱摄影的朱敏君一拍即合,她立即加入团队。

工作之后,朱敏君更是与相机形影不离。“咔嚓”“咔嚓”“咔嚓”,更新换代的设备,领导的赏识夸奖,见证着她的一步步成长与蜕变。

2020年10月,朱敏君收到了一封请柬。打开,是老友的婚礼邀请。作为朋友,朱敏君想记录下最美的新娘,于是婚礼当天,她拿上相机,欣然赴约。

婚礼很隆重,新娘很美丽,摄影师很用心。朱敏君的相机抓拍了交换戒指的精彩瞬间,记录下百人举杯的热闹场景,定格着携手相伴的幸福美满。

“记录幸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我能一直见证这些幸福就好了。”看着相机里一张张灿烂的笑容,朱敏君心想。

灵魂的欲望大抵是命运的先知,机会很快就来了。

“我希望用镜头记录更多幸福”

“我那时候会在网上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作,然后会把摄影作品也发到网上。2021年年初的时候,有个女孩通过社交平台找到我,说想请我跟拍他们领证。”

彼时,常熟还没有兴起领证跟拍的热潮,朱敏君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最终外拍地点定在了常熟尚湖。人逢喜事精神爽,两个小时的拍摄轻松愉快。收工后,朱敏君立刻导出照片,开始修图。

“我知道这类照片很不一样,是具有时效性的,必须当天就把照片修出来,这份仪式感才足。我一般拍完三小时左右就能把成片给到客人。”经过客人同意后,朱敏君把领证跟拍的照片发到网上,引起许多网友的点赞与评论,前来咨询领证跟拍的人也多了起来,小小的热度给朱敏君打开了新思路。

2021年下半年,朱敏君决定听从内心的选择,辞职正式成为一名独立摄影师。

时代日新月异,如今领证跟拍,已经成了年轻人追求仪式感的新潮流。三年间,朱敏君拍摄了百余对新人。

“我前期会跟新人沟通,确定当天服装、拍摄细节与风格走向,然后为他们准备道具,有头纱、大红喜字、横幅、墨镜等等,供他们挑选。”朱敏君翻着自己的“百宝袋”,仔细介绍。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新人入场。

从清晨的精心打扮,到手牵手走进民政局的那一刻;从填写表格时的紧张期待,到宣读誓言时的坚定深情;从接过结婚证的喜悦,到在镜头前的甜蜜合影,朱敏君捕捉无数“高甜时刻”,将之变成永恒的记忆。

“能用镜头见证这么多的幸福,我也很幸福,而且特别有成就感。希望这些新人在多年之后,还会常常翻看这些照片,体会到当时的甜蜜与美好。”朱敏君说。

“我想组建一个都是女摄的工作室”

成为一名独立摄影师的朱敏君,时间很自由。虽然没有格子间的束缚,不需要朝九晚五的打卡,但她依旧忙忙碌碌。有活的时候扛着相机到处跑,没活的时候也不闲着。

“我知道领证、结婚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所以我希望能拍出更好的照片,给新人们留下更美好的回忆。”

虽然好评不断,但朱敏君并不懈怠,反而对摄影技术有了更高的追求。她给自己报了专业的摄影班,参加摄影大师的面授课,跟着老师学习光影运用、色彩搭配、构图技巧、后期处理。课后,她也经常通过网络召集摄影爱好者,大家一同创作,一同探讨,取长补短。

她的脚步不止于常熟,太仓、张家港、苏州市区都有她的身影,在行程中,了解到了不同地区的风土文化;她的领域也不局限于领证跟拍,订婚宴、婚礼、周岁宴等“人生大事”都有参与,在镜头里,她积攒的幸福越来越多。

一晃三载,摄影这条路,一开始是朱敏君一个人在走,慢慢地有了同行者。

“我东奔西跑,认识了很多摄影爱好者。虽然这个职业很辛苦,但我发现这两年,女性摄影师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女性的视角更细腻,共情能力更强,所以很多女摄拍出来的照片都很好看,我们经常一起出去约拍。”2月14日当天下午,在常熟文庙结婚登记点,朱敏君就偶遇好友,在同处拍摄新人领证。收工后两人相约一起修图,交流经验。

“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在不久的将来组建一个都是女性摄影师的工作室,也是希望很多像最初的我一样的摄影爱好者,能多一个新的选择。”朱敏君说。

夕阳落山的时候,朱敏君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将照片传给了满怀期待的新人。她关上电脑,背着背包,拿起相机,一步一步,走向远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