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开年以来,占据公共舆论场C位的热门城市除了因“六小龙”出圈的杭州,同为长三角城市的无锡也风头正劲。

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引发的轰动效应还未消散,元宵晚会又让无锡冲上了热搜。不得不说,这一挂“文化双响炮”放下来,无锡可算是出尽了风头,城市热度也空前暴涨。

江南名城辈出,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超过了20座(含皖南5座)。为什么春晚的江南分会场会花落无锡?相比其他江南城市,无锡有哪些独特之处,何以能在强手如云、各具特色的江南城市中脱颖而出?


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 图片均据央视新闻

工业强市也有柔美一面

说起无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强市。的确,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早在清末、民国年代,无锡就建起了第一家纱厂、第一家面粉厂、第一家机械缫丝厂,自主设计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立缫车,并因此赢得了“小上海”的美誉。

改革开放后,无锡又作为“苏南模式”的发源地,靠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实现再度崛起。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无锡,已构建起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地标产业集群,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6个优势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

在这些“硬核产业”的带动下,2024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62万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14。实现二产增加值7716.02亿元,排名全国第七;规上工业总产值接近2.7万亿元,和全球排名第十的英国产值相当;全市经济总量更是常年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名。

去年,第一财经公布的新一线城市排行榜,无锡时隔五年重新杀入榜单。由其代管的县级江阴市,GDP也成功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5000亿大县,经济规模甚至超过了7个省会城市,名震一时。

但撇开这些硬核的经济数据,作为一座被太湖、运河、长江三大水系环绕的城市,无锡也有其柔美婉约的一面,拥有丰富的水乡文旅资源。

光是环太湖区域,就有被誉为“太湖第一名胜”的鼋头渚,央视在全国最早兴建的影视基地之一三国城、水浒城,拥有88米高巨型佛像的灵山胜境,被誉为“东方禅意生活乐土,世界心灵度假花园”的拈花湾禅意小镇等。难怪人们都说:太湖最美的风景在无锡。

同时,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无锡市区更是名胜成林、故居扎堆。游人可以去挂着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书院追慕先贤;去被称作“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感受运河文化;去拥有108座祠堂、80多个姓氏宗祠的惠山古镇神交古人,并汲一口天下第二泉,听一曲二泉映月;或者去远一点的梅里古镇,参加江南新年的第一个庙会——泰伯庙会。


另一种江南的代表

过去说起江南的代表城市,人们一般不会首先想到无锡。这倒不是因为无锡风景不够秀丽、名胜不够出彩,而是江南名城实在太多,姑苏的闾阎繁华,杭州的江山胜概,南京的虎踞龙盘……在这城市中间,无锡是个较为特殊的存在,它代表了另一种江南,一个激昂奋进、敢想敢争敢为天下先的江南。

从“江阴八十一日”里铁血义民的殊死抗争,到荣(荣宗敬、荣德生)、唐(唐星海、唐君远)、杨(杨宗濂、杨宗瀚)、薛(薛福成)四大家族的实业救国,再到惠山堰桥率先在全国推行乡镇企业一包三改,点燃工业改革的火把,无锡人几乎在每一个时代风潮中都走在了前头。

敢想敢争敢为天下先的结果,是无锡从明清时代的一个县,逆袭为江苏的第一个市,进而发展成江南最富庶的市。2024年,无锡人均GDP达到21.7万亿,在全国万亿城市中多年排名榜首。

而这一次,无锡也把自己的富庶带上了央视。比如出现在春晚无锡分会场上的双面精微绣团扇、宜兴紫砂、梁溪脆鳝、酱排骨,都是无锡人富裕生活的体现。而元宵晚会无锡分会场所在地寄畅园,更是被梁思成弟子曹汛誉为“江南园林甲天下,寄畅园林甲江南”,连康熙和乾隆都艳羡不已的“江南第一名园”,乾隆甚至还在颐和园里一比一复刻了一个,取名谐趣园。

这些浓郁的甜、火红的富,与人们通常认知里清幽淡雅的水墨江南有很大不同,而这也是无锡得以代表华东、入选春晚的理由,因为它是盛世江南的典型代表。

通过春晚破圈出名,无锡再次展现了自己“江南盛地”的形象。所以尽管只是一个分会场,但无锡把当地几乎所有具有江南特征的景区全部打了一个总包,面向全球做了一次集中推荐。从开场第一景雪浪山的天空之境,到随后陆续登场的天上村前梅里古镇、南长街清名桥、南尖里、鼋头渚、拈花湾,一个分会场里面居然还包括了6个小分会场。

有网友就分析称,这次春晚与无锡可谓来了一场“双向奔赴”:无锡通过春晚让城市出圈,春晚也因为无锡多了一分南方气质和江南韵味。


工业城市也能做文旅营销

为了进一步放大春晚的“溢出效应”,无锡又放出了促消费、旺文旅的大招。春节期间,无锡全市各大商场,都是春晚的广告。文旅部门还顺势推出了“跟着春晚游无锡”的推广活动,一大串景区春节全部半价优惠。

一时间,“上春晚、下江南、游无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语。许多年没有顶流关注的无锡,这一回真的赢麻了。

事实上,早在春节之前,伴随无锡对于春晚分会场一事的提前造势,来无锡旅游的人数就开始攀升,其中省外游客占比将近75%,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而随着春晚效应的发酵,游客数量每天都在刷新纪录。

仅在春节八天假期内,无锡就接待游客1556万余人次,超过了传统的江南文旅大市苏州(1500万人次)和杭州(1356.37万人次)。而“打卡”春晚分会场是很多外来游客的主要目的之一。为此,有网友调侃说,春晚改变了无锡各地各级文旅局局长的工作内容,以前局长在外面吆喝,希望大家来无锡旅游,现在局长每天都在维持秩序。

无锡这次的成功出圈,也给城市营销增添了鲜活的案例。过去,我们习惯将城市分成网红型和非网红型两类。一般来说,工业城市因为产业结构的特性,往往比较低调,城市吸引力也不足,很难成为网红。但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即便是产业端以“To B”为主的制造业城市,也是可以做好文旅营销的。

比如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的东北,随着“东北文艺复兴”的浪潮,这些年的区域能见度、城市知名度越来越高。像鹤岗、铁岭等四五线城市的名字、街景,屡屡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其曝光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同级别城市。甚至还吸引了一批文艺青年、自由职业者“逆向迁徙”。

可见,不管南方还是北地,城市经济是发达还是欠发达,至少在文旅营销、城市推广方面,大家都有机会,就看你想不想、怎么做。起码,对南方很多工业城市来说,无锡文旅的这份作业值得借鉴一下。


海报设计 白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