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深夜,美军的一架C-37B运输机从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出发,目的地是莫斯科伏努科沃国际机场。
这架飞机上坐的是谁不得而知,外界认为是“高级官员”,肩负任务去俄罗斯。
但有不少迹象显示,美国专机上可能并非高官而是另有其人,到底是谁?
俄乌冲突到了最后,欧洲又因为什么“独自受伤”?
本月11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秘密抵达莫斯科,这趟是和俄政府官员进行“先遣磋商”的会议。
俄乌冲突开始之后,首次有美国高官自美赴俄。
虽然会谈内容美俄两方公布的并不详细,但各界都能猜到是为解决俄乌冲突而来,美俄商量双方心仪的“条件”。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之前寄希望于特朗普本人或者高层官员先来基辅访问,或者美乌俄三方进行停战磋商。
现在来看美俄认为乌克兰根本没有“上桌”的可能性,条件只能由两方商议,然后由美国“通知”乌克兰。
12日当天特朗普就公布他和普京进行了通话,官宣谈判工作已经开始,美俄团队开始进行接触。
两国元首即将在沙特完成会晤,美国和俄罗斯准备“紧密合作”,美方准备和俄交涉能源、人工智能等利益问题,马上进行战后互相访问对方国家等。
当天特朗普还给泽连斯基打了另一通电话,发布的通告只有“美国已经告知了乌克兰通话内容”,没有看到谈条件的信息。
所以相关人士认为这次美俄谈判对乌克兰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且美俄有战后恢复合作的信号,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进展。
次日,美国防长还对外公布他们的态度,提醒乌克兰“夺回领土已经不现实”,且不要想着加入北约,美方不会派兵负责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等等。
欧洲媒体将一连串事件比作上世纪的“慕尼黑会议”。
当时纳粹德国索要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西方对此召开“是否割让苏台德”的会议,但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被拒之门外。
这次讨论乌东领土的最终归属权,乌克兰同样是没有赶上任何谈判内容,他们只是从美国这里得知了结果。
13日当天,美国一架C-37B运输机直达莫斯科。
C-37B作为美军的高等级运输机,通常承担着国防部长、参联会主席等要员的出访任务,具有护送安全、快速的特点,比一般的“大力神”运输机高了一档。
但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这次乘坐运输机的可能并非是美国高层人士,而是搭载了俄罗斯公民亚历山大·文尼克前往莫斯科。
此外被拘押的美国公民马克·福格尔已经在12日由美方宣布获释,这是新一轮换俘协议的重要成果。
文尼克曾被美国指控通过加密货币平台洗钱超40亿美元,是被美国的盟友希腊在境内逮捕的,一度被传为俄方的“白手套”。
经过长达8年的司法拉锯,他终于获得释放,也被认为是美国向俄传递的信号。
福格尔则因走私大麻于2021年被俄法院判处14年监禁,在俄罗斯运输毒品是非常严重的罪名。
此次换囚标志着继2024年8月“冷战最大规模换囚”后的又一突破,美俄关系经过此事或将走向“融冰之旅”。
通常认为“换囚”并不需要美国专门派遣军机,那么为什么美国大张旗鼓要启用C—37落地莫斯科?
一些推测认为,美俄这次动作显示了双方在《开放天空条约》失效后重建透明度的意愿,是关系缓和的开始。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之后,美俄就没有了军事交流,这一举动被视为美俄在军事互信机制上的一次试探。
近日俄罗斯还获得美国邀请,希望他们重新回归G7组织变为“G8”,不过其他欧洲国家很大可能不会同意俄罗斯加入。
普京如果按照特朗普提出的条件达成协议的话,俄方可谓是赚到盆满钵满:
他们保住了占领领土,获得了乌克兰“不入约”的承诺,遏制了北约扩张的趋势,还能在战后和西方继续恢复贸易。
在这场冲突有可能的“胜利条件”之下,俄罗斯差不多全部达成了。
同样中国和美国也被视为“赢家”。
美国不必多说,一场战争下来赚到了大量欧洲“客户”的钱。
据统计,2024年美国对外国政府的军事装备销售额飙升29%,达到创纪录的3187亿美元。
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军备竞赛为美国军工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2024年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预计到2030年,其LNG出口量将再增加近一倍,这些很多都来自于欧洲。
从俄乌冲突后的发展轴线来看,在欧美制裁和打压下,俄罗斯强化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联系,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达到千亿美元。
同时,中俄就签订新版《中俄投资保护协定》达成一致,这为中国企业在俄投资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这次输得最惨的无疑是欧洲,最显著的就是通货膨胀;欧元债务也持续增加,能源价格上涨带动了食品、日用品等物价全面上涨。
2024年,欧洲部分国家通胀率仍维持在5%以上,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涌入欧洲的乌克兰难民超过数百万,难民的安置、教育、医疗等问题耗费了欧洲各国大量的财政资源。
一些国家因难民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准备好了遣返。
更为显著的是他们的国际地位明显下降,在一些重大事务决策上,欧洲缺乏自主决定权,越发依赖美国。
这使得欧洲在国际上影响力大跌,欧尔班在2023年就准确预言了这一结局:
俄乌危机到最后的结果将会证明,欧盟只是“向自己的肺部开了一枪”,现在来看一点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