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媒体报道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消息,13号晚上,一架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C-37B运输机,悄无声息地划破长空,稳稳降落在莫斯科的伏努科沃国际机场。这可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哦,它是美国空军里的VIP专车,专门负责接送那些国防部和外交部的大佬们出国访问,排场大得很!

说起来,这次飞行的主角虽然不是飞机本身,但背后的故事可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就在几天前的2月11日,美国中东问题的特使史蒂文·维特科夫先生,已经先行一步,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这可是自2015年以来,美国首次对俄罗斯进行官方访问,简直就是外交圈里的大新闻!看来,这次会谈双方都挺满意,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商量着要再聚聚,讨论讨论下一步的大计。你说,这俄乌战争,今年会不会就画上句号了呢?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慕尼黑会议,那会儿德国和英国带着一票西欧小伙伴,围着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开了一场“鸿门宴”。捷克斯洛伐克呢,就像个被遗忘的配角,连会场的门都没摸着。现在的俄乌谈判,也是这个理儿,只要美国和俄罗斯握手言和,这场大戏就能落幕,乌克兰那边再怎么远程喊话,也是白搭。

乌克兰议会里那位国家安全、国防与情报委员会的副主席叶戈尔·切尔涅夫,那可是喊得震天响,说乌克兰绝不会放弃一寸土地,尤其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些地方,更不会向俄罗斯低头。但现实是残酷的,乌克兰选了当美国的“小跟班”,就得承受这份“忠诚”的重量,抗议归抗议,终究改变不了大局。



在这场纷争里,欧洲国家心里苦啊,简直比乌克兰还憋屈。战争结束后,俄罗斯能拿到想要的地盘,美国呢,靠着战争这把火,不仅吸引了欧洲资本流入,还趁机高价卖能源给欧盟,狠狠赚了一笔。中国呢,虽然没直接掺和,但好处也没少捞,欧洲和俄罗斯的市场空缺,咱们可是补得满满当当,中欧班列跑得飞起,中俄贸易也是节节高升。

反观欧洲,那叫一个惨。为了这场战争,欧洲掏出了1300多亿美元的真金白银,结果呢?资本跑了,能源贵了,市场被抢了,连带着国内生活水平都下降了,经济危机如影随形。再看看他们支持的乌克兰,最后可能还得割地赔款,这朋友当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说啊,跟美国做对手,虽然风险高,但还有机会翻盘;可要是一心一意当美国的小伙伴,那可就得小心了,弄不好最后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带着自己也得搭进去。瞧瞧这世道,美国和它的对手们都能捞到好处,唯独那些美国的“朋友”,一个个都成了冤大头。

总而言之,国际政治这盘棋,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只能看看热闹,但道理嘛,还是得明白——别轻易站队,特别是别盲目跟着美国走,毕竟,谁也不想成为那个最后买单的人,对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