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公布。记者从国家林草局昨天(1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国将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近年来,我国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不断深化。
水松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种子萌发率低,处于极危状态。入冬以来,湖南郴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对植物园内2000多株水松幼苗的生长情况、各项数据进行检查和日常管护。这些水松幼苗是工作人员从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镇的老水松身上采种后繁育而来。
为了探索野生水松濒危原因和研究保护该树种,郴州市林业研究所开展了繁殖技术研究,并在郴州市南岭植物园迁地保护10亩。
通过收集、筛选,郴州探索快速培育古树幼树的繁育和栽培技术,2013年到2023年期间,已经成功从535株珍稀树种上引种,目前当地存活珍稀苗木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水松、水杉、红豆杉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7种。
湖南郴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资源办主任 林业正高级工程师 周志远:实施古树幼树的繁育和栽培,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证其生命进程,还为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来源,是对孑遗、濒危古树保护及利用的有效手段。
繁育古树
让“绿色瑰宝”枝繁叶茂
除了实施古树幼树的繁育和栽培,一些地方还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通过实施“一树一档”“一树一员”“一树一策”等精准保护措施,守护绿色“活化石”。
在江西永丰县古县村,当地一棵300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几年前,这颗古樟树的树根曾被水泥封住,导致枯萎坏死。为了救活古树,当地林业部门及时将它列入保护树木,如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据统计,永丰县共有古树名木1820株,目前,已成功复壮古树47株,并对87株生长于硬化地面的古树进行整改救治,当地还为1820株古树名木购买商业保险。
吉安市永丰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负责人 杨文彩: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力度,加强宣传引导,落实好专人管护责任,并逐年开展古树复壮工作,保护好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让古树名木成为永丰一道亮丽的风景。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陈烨炜 白金 郭鸿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