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人民网石家庄2月15日电 (商帆)当前,文旅产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让城市凭借独特的文旅项目“出圈”,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近日,热心网民尹先生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河北省邯郸市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声光电技术,讲述回车巷、学步桥的历史渊源,增强邯郸道的文化韵味。
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的留言截图。
河北邯郸,有“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美誉。历史上,邯郸道是太行山东麓大道绕不开的节点,是明清时期邯郸古城南门通北门的核心街道。尹先生所说的邯郸道,是位于邯郸市陵西大街东侧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如今已是邯郸历史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窗口。
“前些年去,我曾去过江苏淮安漕运总督府,景区依托主体建筑在底下挖了个通道,采用声光电技术,为游客呈现了漕运起源、兴起、衰落的全过程,像立体小电影一样,特别有意思。”走南闯北的尹先生认为邯郸道情况与漕运总督府情况类似,可以参考借鉴,以此展现邯郸特色,实现文旅深入融合,“我感觉一定得有内涵,才能留住人。”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是邯郸产投集团投资建设的邯郸市重点项目。收到尹先生的留言后,邯郸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该市民留言。经核实,邯郸建投股权服务有限公司作为邯郸道的改造建设实施公司,从街区打造的底层逻辑、开街后的运营逻辑方面对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和学步桥有关情况进行汇总,并回复市民:
打造的底层逻辑为流量逻辑——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有效整合商业、文化与旅游元素,通过文旅带来的流量为商业赋能。街区以建筑风格为差异点,北部主打战汉风格,南部主打明清风格,这种南北两端不同的建筑风格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消费;文化社交逻辑——街区充分利用了邯郸的文化特点,将城市在地文化融入商业街区,满足了城市人群社交空间的需求。类似于上海的新天地和南京的1912,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也成为了邯郸的城市会客厅和社交名片,为城市人群提供了招待外来朋友的社交空间。
街区开节后的全程运营逻辑——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文化主题+文旅内容全程运营,注重人气的聚集,以商家运营和人的运营为核心;不断制造营销产品及话题,通过活动、新的场景、新的IP等向市场传递新鲜内容。
学步桥地段作为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了邯郸自身的文化特色,体现了不同城市在展现自身文化时的独特表达方式。
相关部门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回复截图。
“非常感谢尹先生对邯郸道的关注和建议,我们积极学习借鉴!”邯郸建投股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博洋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从建立初期,就开始深入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策划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演绎内容。2025年1月25日,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重新开街,推出了《出将入相》实景演艺、《古赵华章》实景加灯光秀、《绮梦华裳》服饰走秀三大演绎剧目,都是围绕着邯郸丰富的在地文化进行深挖钻研,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邯郸的历史文化魅力。”
2025年春节期间,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邯郸建投股权服务有限公司供图
《绮梦华裳》服饰走秀。邯郸建投股权服务有限公司供图
据介绍,2025年春节期间,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举办了“新春漫步邯郸道 一眼阅尽三千年”活动,将成语文化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融合,打卡人数逾200万人次,平均每天近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