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下午,《徐汇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8.0》和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相继发布。行动方案聚焦跨境投资便利化、数字治理标准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等重点领域,推出“十大行动”34项任务举措。
新一轮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构建包含“功能性政策+专项政策+资金管理办法”共20项产业政策,在项目落地、市场拓展、规模化发展等不同阶段,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品牌活动、载体配套、人才服务等提供全面支撑。
据了解,2025年徐汇将再投入50亿元专项资金,做强五大战区招商营商机制,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更快的实施速度、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2024年,徐汇区地区生产总值3931.2亿元,总量跃居中心城区第一。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3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其背后是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科创金融、高端制造等战略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增长动力。
特别是近年来,徐汇举全区之力发展人工智能,先后落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等战略科技力量,集聚人工智能企业上千家,产值近千亿。不久前,港科大上海产教融合中心也落户徐汇滨江,6大科创街区和19个区级高质量孵化器相继重磅推出,600亿国家人工智能大基金落地徐汇,都充分凸显了徐汇服务国家战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决心。
除了本土企业,徐汇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极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外商投资首选地,吸引和集聚了来自全球的优质外资企业来徐汇投资兴业、发展壮大。据统计,全区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167家,继续领跑中心城区。外资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7%,却贡献了近50%的经济贡献。
大会现场,蓝色光标、橘宜集团、SmartDeer、中恩医药、华冷智加等1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营销科技、美妆护理、人力资源、生物医药、智能科技等不同领域。
据了解,2025年,徐汇区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科创金融、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蓬勃发展,积极培育低空经济、区块链、合成生物、具身智能等X个新赛道产业,抢抓产业“核爆点”,加速壮大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