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南部赣州市寻乌县,有一座以数字命名的村庄——三二五村。村名源于震惊赣粤闽的“三二五”农民武装斗争,村内还有毛泽东寻乌调查旧址,革命历史深厚悠久。
在中央宣传部驻村帮扶下,寻乌县近年来依托寻乌调查纪念馆及“三二五”农民武装斗争旧址等“一馆七址”项目,发展红色文旅,为村庄注入新活力。
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建筑古色古香,摊位商品从糖果糕点到特色文旅产品,琳琅满目。马路对面的寻乌调查纪念馆,更是党员干部学习领悟调查研究传统的红色圣地。“这几年村子发展得好,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经营红色文创产品的顺昌老店店主范冬娣说。
三二五村还新建“红色驿站”“红色食堂”“旅游接待中心”等,发展民宿、餐饮、红色文化体验等旅游业态,打造“红色名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游客总量超9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超12.5%。
不只文旅,村里产业实现了“多点开花”。寻乌县晶利电子商贸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忙着赶制电子器件。周边还有15家同类企业,为大湾区供应充电宝配件等。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红村电商创始人王静正与团队复盘2024年工作,去年销售额超500万元,脐橙销量达300多吨。团队计划重点发展百香果产业,做大“三二五红心果社”“寻福礼”品牌,借助红色名村品牌效应,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
近年来,村里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发展120亩百香果产业示范基地,村党支部入股获收益与分红。村里还计划拓展农家乐项目,承接红色研学拓展旅游,促进共同富裕。
临近中午,居民谢润玉来到三二五“一老一小”幸福院食堂,这里菜品丰富。幸福院二楼还设有乒乓球室、影音室、棋牌室等功能室,在为老人解决就餐问题的同时,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
三二五村党支部书记何明辉表示,去年村里统筹乡村振兴资金改造基础设施,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服务“一老一小”,开展公益活动,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未来,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三二五村成为乡村振兴样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经济日报记者 刘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