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是含金量比较高的老师,因为在中小学,英语、数学、物理算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了!


孩子上高一了,说老师不负责任,我要不要举报这位高一数学老师?
刚上高一的孩子说到他的数学老师,滔滔不绝,“小学6年,初中3年,连今年高一,10年了,他是我经历过的最最不负责任的数学老师”。
一宗罪:把练习册答案直接发给学生
过去的老师,严防死守。绝不让一片答案纸落入学生手里。
“为何?”
“害怕学生抄呗。”
“他不害怕?”
“你猜老师怎么说?想抄就抄呗。抄了就会了?考试时你能抄到?高考时让你抄,你敢吗?标准化考场,火眼金睛,一个跑不了。”
“那答案为何还发给学生?”
“老师说,发答案是让学生自己检查对错。错的题目,借助答案能不能解决。能,就过去了,不能,再找老师。”
说的好像有理。
二宗罪:不改作业
过去的老师不准任何一个学生不交作业,每天课代表再带一名同学(太多了,一人抱不动)抱来抱去,每页都有批改痕迹。
“老师从来不让课代表收作业。只让课代表布置作业,哪几个题目,多长时间内做完。做完后立即自己批改,只标注错的地方,满篇不允许打对号。错处借助答案看看能不能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上课或课余问老师,并整理到数学错题本。”
“老师还说,高中数学太复杂。若一题一题改,一人一人改,一个班级至少三小时。大部分老师只能看看学生做不做,打个阅字,走个形式,仅此而已。学生还是不知道哪里错了。”
说的好像有理。
三宗罪:不备课
过去的老师上课,都带着几本书,厚厚的,写得密密麻麻,多种颜色。可他基本不带书,偶尔带来,书本干干净净,新书一般。
“老师上课程序简单。课本第几页不会的题目提出来,练习册第几页不会的题目提出来。他先让同学讨论解决,解决不了,老师再出马。就像一句复读机的广告词:哪里不会点哪里。”
说的好像有理。
四宗罪:不使用多媒体
过去的老师节节课都用多媒体,幻灯片几十个。老师不停翻页,很忙。可他从来不用。
“老师说,课件网上铺天盖地,直接用吧,不满意。改造吧,费时费事费力。为了一堂课结构的完整,课本上有的内容,非常简单的内容,都得放出来,浪费时间。而非常重要的内容,讲的又不过瘾。特别是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东西。是课件上不可能有的。”
确实是这样的,不想看的也得看,想详细记录的,有可能一闪而过,记不下来。不如写在传统黑板上的,老师一边写,学生一边记。
有的科目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效果可能更好。




说的好像有理。
五宗罪:午间练周练不监考
过去的老师对于午间练和周练,监考特别认真。一遍一遍的巡视,防贼一样。可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老师说,这儿有标准答案。谁想作弊,我就把答案给他。先贤提出一个词:慎独。谨慎的慎,独立的独。什么意思?在没有监督的时候,做的和有监督一个样。十字路口,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监控,你仍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这就是慎独。在高中和今后,若真能做到慎独,成功不远了。”
过去,监考的时候,老师防贼似的,学生仍然作弊。现在,老师不监考,无人作弊。
说的好像有理。
六宗罪:课堂太能侃了
过去的课堂,老师讲,学生记。非常沉闷。现在的课堂非常活跃,声振屋瓦,吵翻了天。
“有一次,学了零点概念,但有人老是写错,认为零点就是点。其实零点不是点,是点的横坐标。老师提高了声音:纯碱是碱吗?学生一起说:不是。笨蛋是蛋吗?学生一起说:不是。青海是海吗?学生一起说:不是。新娘是娘吗?学生一起说:不是。零点是点吗?学生一起说:不是。我们一下子记住了,一辈子都忘不了。走廊里巡课的老师都被感染了。数学老师太能侃了。”
说的好像有理。
七宗罪:课堂容量太大了
过去的老师数学课就讲数学,其他什么都没有。而现在的数学老师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什么都有。
“学生考得好骄傲的时候,他直接在黑板上书写:He,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问了英语老师,才明白: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学生记不住数学公式的时候,他直接背诵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或者整篇背诵《岳阳楼记》、《报任安书》或《六国论》或《琵琶行》。我们什么都不说,都记住了公式。”
说的好像有理,这种情况要不要举报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