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晚,南京栖霞区文化馆青春剧场内灯光璀璨,一场以“弦上江南”为主题的民族音乐会在悠扬的旋律中拉开帷幕。这是“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一部分,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倾情演出,旨在通过民族音乐的魅力,为观众带来一场充满江南韵味与民族风情的音乐盛宴。


音乐会以欢快的民乐合奏《喜洋洋》开场,轻快的旋律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与祥和的世界。随后,青年琵琶演奏家方嘉莹登台,带来了一曲《送我一支玫瑰花》,旋律热情奔放,节奏强烈多变,展现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的欢快情绪,引得观众们阵阵掌声。

民乐合奏《彩云追月》将音乐会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任光与聂耳的经典之作,在演奏家们的演绎下,生动地描绘了彩云追月的美丽画面,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观众们仿佛置身于宁静而美好的月夜之中,陶醉不已。

青年竹笛演奏家孟诗文的独奏《扬鞭催马运忙粮》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丰收后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行进在运粮路上的情景。孟诗文的竹笛演奏技巧高超,音色清脆明亮,将乐曲中的欢快与喜悦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

民乐合奏《太湖美》以其旋律优美、婉转、清丽、流畅的特点,展现了典型的水乡特色。悠扬悦耳的旋律,婉约动听的音符,仿佛将观众带到了那波光粼粼的太湖之畔,感受着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

古筝独奏《渔舟唱晚》由青年古筝演奏家刘星延倾情演绎。这首古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表现了渔民悠然自得、满载而归的情景。刘星延的演奏细腻而富有感染力,古筝的清脆琴音在音乐厅内回荡,让观众们仿佛看到了那片片白帆随波逐流的美丽画面。

民乐合奏《杨柳青青》根据江苏民歌音调改编而成,曲调欢快跳跃,节奏丰富多变。演奏家们通过精湛技艺,生动展现了春天里人们幸福、愉悦的心情,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江南大地的生机与希望。


音乐会的下半场,青年二胡演奏家缪诗韵带来了二胡独奏《扬州小调》和《赛马》。《扬州小调》旋律优美,清新有活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赛马》则以其磅礴的气势、热烈的气息、奔放的旋律,展现了二胡的独特魅力。缪诗韵的演奏技巧娴熟,情感表达真挚,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最后,全体演奏家们共同奏响了民乐合奏《紫竹调》和《花好月圆》。这两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江南地区的地域特色。演奏家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观众们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到了江南人民的乐观与热情,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随着最后一曲的落幕,观众们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场“弦上江南”民族音乐会不仅展现了江南地区的音乐魅力,更通过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这是一场音乐与情感的完美交融,也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深度对话。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示对这场音乐会的喜爱与感动。一位观众激动地说:“这场音乐会太精彩了!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江南的韵味,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也让我们对江苏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副团长、扬琴演奏家翟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喜庆、经典的民族音乐曲目,既有传统经典,又有地方特色。”演出中既有笛子、二胡、古筝、琵琶等乐器的独奏,也有乐队合奏,形式丰富多样。其中,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独奏《赛马》、古筝独奏《太湖美》等曲目,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灵动。此外,还有改编自江苏地方小调的《杨柳青青》《扬州小调》,以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紫竹调》《彩云追月》等曲目,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江苏的风土人情。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经典曲目,让观众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翟旻表示,此次演出的曲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仅符合老百姓的审美,长度也适中,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此外,演出还特别安排了新疆民歌改编的《送我一支玫瑰花》,为传统民乐注入了流行元素,让观众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民族音乐的活力。

谈到参与“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感受,翟旻表示:“这种惠民演出非常有意义。我们选择的曲目都是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的传统音乐,希望通过我们的演奏,让观众对民族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她还提到,乐团刚刚从国外演出归来,深刻感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同样能够大放异彩。“回到国内,为家乡的观众演奏,心情又不一样。我们希望用音乐传递祖国发展的美好,让观众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是全省范围内的一次大规模统一行动,与以往下基层的公益演出有所不同。活动覆盖了全省13个试点地区,每个试点地区都在每周的周末安排一场演出,形成了一个系列。这种模式使得活动更具规模性和整体性。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省演艺集团南京、南通片区负责人董明表示,此次活动的演出节目是由演艺集团提供菜单,各个试点地区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演出形式,既有戏曲、魔术、杂技等综合性演出,也有民乐专场、小戏专场等专场演出。演出地点的不同也会影响节目选择。例如,在街道露天演出时,会选择综合性和热闹的节目;而在剧场演出时,则会安排更完整、更专业的专场演出。“我们已经提前规划好了全年的演出安排,甚至到了12月份的演出计划都已确定。我们与各地的沟通协调非常高效,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也会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更好地满足地方需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