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少恒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迁,以及绿色发展趋势的日益加速,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逐渐步入下行轨道。我国传统加油站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在此背景下,加油站向综合能源站乃至综合服务站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然而,对于转型的具体方向和路径,行业内尚存在诸多迷茫和困惑。笔者以“人·车·生活”一体化为基础,提出了一个针对国内加油站行业可能的转型路径。具体来看有四个阶段。
一是夯实转型基本盘的传统加油站。鉴于加油站的重资产结构和行业特性,转型无法一蹴而就。稳固成品油销售业务,是加油站平稳转型的基石。加油站的优势在于其土地资源和实业资产,但同时限制了转型的灵活性。若盲目追求转型速度,忽视稳定性,将危及加油站的生存和盈利能力。转型的成功,既依赖于当前盈利业务的稳固,也考验决策的前瞻性。预计至2030年,油品销售仍是石油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在转型初期,加油站仍然应该夯实油品业务,为后续新商业模式的全面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多能协同供应的综合能源站。综合能源站是在传统加油站的基础上,以能源业务为核心,拓展充换电、加气、加氢等能源销售业务。其核心在于构建多能协同供应系统,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和创新商业模式,满足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开辟新的收入渠道。这是应对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加油站应该扩展充电桩布局,引入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提供多能协同供应,并发展增值服务。具体而言,可以利用加油站原有的站点网络优势,加装充电桩快速切入新能源市场,提升资源利用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调度;探索与能源相关的增值服务,如安装数据中心、5G基站等,支持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建设终端商业生态的综合服务站。在完成向综合能源站的转型后,加油站应该进一步升级成为综合服务站,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并提升站点的商业价值和社会功能。综合服务站的核心是构建“能源+服务”的生态系统,在能源供应基础上融入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成为城市和社区的重要节点。转型路径包括:优化选址与功能布局,综合考虑站点的内外部条件,如人口密度、交通流量、周边设施等;融合多功能服务场景,如引入零售超市、餐饮休闲、汽车保养等商业服务模块,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功能;借助数智化技术,实现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如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运营方案,提升服务效率和消费者体验。综合服务站的转型不仅是业务模式的升级,而且是功能定位的拓展,将打造城市生活服务新枢纽,为加油站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是进一步挖掘土地资产价值的专业服务站。在综合服务站的转型尝试后,加油站应该根据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自身资源禀赋等因素,找到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专业化转型方向。专业服务站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加油站的优质区位资源,通过土地资源的重新规划和开发,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例如,将部分站点改造为停车场或打造为高端办公空间、仓储物流设施等。
总之,加油站的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坚守本业开始逐步向综合能源站、综合服务站、专业服务站转型。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加油站将为消费者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来源:加油站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