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2月14日电(丁乐 关锦恒 熊嘉艺)珠江、东江奔腾向东,锻造广州“现代活力核”;增江河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2024年,增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6%,在广州市工业六区中排名第一;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增城开发区”)在全国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52位,较上年度前进27位;增城西站累计组织开行国际班列1226列,出口货值44.25亿美元……一组组数据,描绘出增城助力广州东部中心建设的恢弘图景。

  当前,广东省委、广州市委赋予增城广州东部中心开发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规划建设“双轮驱动”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广州增城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建体系、拓空间、优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科技创新 打造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

  塔吊林立的项目施工现场、拔地而起的标准化厂房、飞速运转的生产线……2025年春节假期后,在增城开发区,多家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拓销路,奋力夺取新春首季“开门红”。

  在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增芯科技”)生产车间内,新投运的自动化物料系统正在飞速运转,自动上下搬运和转移晶圆。

  增芯科技运营副总裁徐立表示,2025年春节期间,增芯科技生产线有500多名工程师及主管主动留守,保持产线“7x24小时”满负荷运转。


  增芯科技。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距离增芯科技不到两公里,广东越海集成技术有限公司也已开工。该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投入到生产各个环节中。“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组织生产。”公司总经理赖芳奇说。

  不远处,广州国显(维信诺)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21条产线高速运转,覆盖车载、笔电、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等中小尺寸领域,近年来产能快速爬坡。

  “当年动工、建成与点亮,次年初首款产品交付,我们体会到了‘增城速度’。”广州国显(维信诺)总经理张向伟说,增城不仅有相关利好政策,还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更贴近莞、深等地用户。


  维信诺。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产业兴则城市兴。增城开发区围绕半导体和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补链、扩链、强链,2024年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259.42亿元,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落地项目26个。

  继广东省、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2025年2月7日,增城区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表示,坚持国家战略所向、广州发展所需、增城产业所能,主动衔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增城“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力争203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互联互通 以枢纽“流量”赋能经济“增量”

  交通如血脉,血脉通,则城市活。

  2025年第一天,两趟满载电子产品、五金配件等货物的国际班列从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增城西站)接连出发,开启了广东省内新年首趟中老泰、中欧班列的旅程。

  自2021年开通以来,增城西站国际班列线路布局从单一线路发展到去程13条、回程8条,通达16国33城。其中,2024年中欧班列发运量约占广东省发运量的43%,助力广州市班列发行数排全国前列。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区域内外货物高效流通。”广州交投集团班列公司副总经理李思强说。


  增城西站。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2024年9月,SHEIN希音位于广州增城的希音湾区供应链一期项目开工。据悉,一期项目投资达到36.9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不少于80万平方米,将建设运营仓储、发货、结算等订单履约业务。

  服务保障韵通外综服、超视界、豪进摩托等重点出口企业,创新“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加快增城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为提升外贸发展水平,增城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综服等外贸新业态。

  按照规划,2025年,增城将推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谋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集聚更多供应链管理、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打造“枢纽+通道+网络”国家物流枢纽示范区。

  开放合作 在共享发展中凝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增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十五周年。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增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区研发投入达到46.47亿元,研发强度达到3.20%,研发投入增速和研发强度增幅全市双第一,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9项。


  增城开发区。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科研平台支撑力持续夯实,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简称“湖大研究院”)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广州分平台5家,组建研发团队30余个;电子五所已创建国家级平台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28个;全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家、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

  “正在建设的研究院新院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2025年底交付使用后能为优质项目落地增城、推动东部中心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湖大研究院院长周石庆表示。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新华网发(受访者供图)

  ——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健全,侨梦苑“一苑多区”形成“1+23”发展格局,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178个,创新创业人才601人。全区备案孵化载体32家,创建市级以上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

  赵国生表示,增城将保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昂扬姿态,铆足干劲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掀起产业发展大干快干热潮,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作出增城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汇聚“芯显车”三大产业集群到国际化物流运输网络,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协同,增城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以创新为缰、以产业为鞍,奔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